公平与公平感

  • 2015年4月10日
  • 德中心理

——德中心理 马春娇

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公平与否的认识,一个三岁的小孩,得到一块较小的蛋糕也会感到不高兴。当能分清大和小,多和少的时候,人们就更喜欢大的,多的,起码希望分配是公平的,均匀的。一块蛋糕尚且好分,随着长大,我们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掺杂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像分蛋糕一样平均分配,已经不现实了。还有些东西,比如爱、道理等,很难做到量化,所以也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再加上许多人为的因素,不公平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每个人都难以避免。就拿上车排队来说,先来的按说要排到前面,但实际上更常见的是谁能挤谁在前面;有时候买东西排队,马上轮到了,结果被加塞。这样的事太多了,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与不公平相对应的是不公平感,但观察发现,不公平不一定有不公平感。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不公平的两种反应,一种是大大咧咧,从心里不在乎;一种是非常在乎,不断累积,心里很不痛快。我们越长大,面对的问题离一块蛋糕越远,绝对的公平越难。一个政策、一种制度、一次利益分配,很难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少数服从多数,成了人们为了做到公平而达成的共识。没有绝对公平的时候,不公平感就成了人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它和我们心理的健康息息相关,越追求公平的人,内心不公平感越多;能容忍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现象的人,内心的公平感越多,不公平感越少。所以人们常说,“难得糊涂”。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