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属于自己的那个我吗

  • 2015年6月3日
  • 德中心理

 

你有属于自己的那个我吗

——德中心理 马春娇

每个人都同时有很多角色,是父母的儿女,也可能是儿女的父母,是老师的学生,又可能是学生的老师,是公司的员工,是某人的兄弟姐妹。

在这些角色中我们和很多人产生着关联,每天我们不断地变换着角色,沉浸在不同的关系中,下了班,从一个职业人,从和老板、同事的关系中,变为一个家庭成员,回到父母、孩子中间。

说不清每天在不同的关系中间会发生多少故事,产生多少念头和感受。快乐从中来,苦恼也从中生。

人类的生存模式决定了我们生在关系中,长在关系中。

沉浸在各种关系中,有时候会忘了自己是谁,盲目地卷入关系的循环中。当某人发生摩擦时,即使离开了现场,只要问题没有解决,还是难免牵肠挂肚,这段关系对我们越重要,内心越纠结。有时候暂时在心里脱离各种关系,让自己清静下来,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很多时候我们陷于其中不愿自拔。

有时候我们执着于改变对方,因为我们认为只有改变了对方,我们和对方的关系才能让自己满意,自己也才能有舒服的心情。

改变对方,其实是对关系的依恋,因为依恋它才希望改变它。长久的关系模式,让我们思考问题跳不出关系的怪圈。其实,除了关系,我们还有属于自己的那个我,就是独立的人格,放弃从关系入手,把属于自己的那个我经营好,关系也自然会得到改善,而且更加稳固和健康。

比如,我们和某些人观点不同,并且分歧已经影响到两个人的关系,如果试图通过说服对方,让对方同意自己来解决两个人的关系,往往很糟糕。

跳出关系,不再奢望得到支持,把自己的事做好,求同存异,双方的关系更容易相处。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