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们的温柔?
一学期结束了。
晚上朋友聚会。一大帮子人都是教师。年轻的刚上讲台,年长的已将退休。重点中学的有,普通中学的更多。大家都疲惫且憔悴,叫着嚷着举杯祝福又挺过了一年。酒中聊天,个个口吐真言。谈及教师秘笈,大都脱不了两个:厉害!做教师必须厉害,必须相当的厉害!
这厉害,有两层意思:
一是专业必须厉害。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口味都高,高到挑剔。专业平庸的教师,上课质量平庸的教师是很难得到认可的。
二是“为人”必须厉害。首先得让学生怕你,畏惧你,否则,根本无法控制课堂。大家的感受惊人的一致: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初中的孩子,绝不会因为喜欢你就尊重你的课堂,绝不会因为喜欢你的课就认真做你的作业,绝不会因为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教育的难度远远超过教学的难度,维持正常的秩序,几乎是对每一个教师的挑战。
我细细观察朋友们,确实都多少有点儿“脸露凶相”。特别是几个教龄还短的普通中学的年轻朋友,为师不过几载,似乎个个都已经历了沧海桑田,观念大异,性情大变,言说起和学生“交手”的故事,惊心动魄甚至骇人听闻。在他们的脸上,先前的温柔恬静几乎无存。
作为老教师,我实在太理解这种变化的无奈。
我的经历算丰富。中国什么样的学校都呆过了,什么样的学生都遇到过了。刚上讲台的那几年,工作的环境是穷山恶水,教的学生又比自己高几大头。没有任何经验,全靠激情和威严办事儿,不得已很是“厉害”,处处和学生较真,被学生称为学校的“四大恶人”之一。只要我的高跟鞋在走廊上一响起,一层楼几个班的学生“哗啦”就安静下来了。凭着这股子“严格劲儿”,我当老师当得一帆风顺,教育教学都取得了辉煌成绩。那些年,常年脸上都绷得紧紧的,内心更是时刻处于警备状态。
后来调动频繁,年龄渐长,遇到的优秀学生也越来越多,教育教学经验也越来越来丰富,对教育的理解也更深刻了些,工作渐趋得心应手。现在想来是生源太好,孩儿们普遍争气的缘故,那些年我是非常认同爱的教育,微笑教育,尊重教育等等理念的。慢慢的,“四大恶人”的我变成了最
学生之越来越难教,有时候真的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
近几年,我发脾气的频率明显提高了。我的课上得越来越精彩,我和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越来越好控制,学生学习越来越自觉。相反,尊重和微笑解决不了的问题越来越多。我无可奈何地发现,我好像倒退了——重新回到了初为人师的日子:天天为了课堂纪律和作业完成和学生斗争。收起笑容,拿出大棒,严阵以待,风声鹤唳。当然,战局和年轻时候相比不太一样,多了些幽默和文化的因素,多了些语文味儿。往往是教训了学生也娱乐了他们。孩子们也并没有因为我的严厉而跟我对抗,他们依旧很爱我。但我自己的内心却多了苍凉。我常常有逼良为“娼”的痛感。因为我知道:一手拿着大棒,一手拿着糖果绝不是教育的最好的模样。我曾经拥有过最好的教育,我知道什么是师生之间让人迷醉的心心相应。我不太乐观。纵观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趋势,我很惶恐:是不是教师必将面临失乐园的悲哀。
有一些关于教育的美好描述,如坐春风春风化雨等等,还有孔子的那令几千年后的后人们艳羡不已的描绘“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和谐美好的教育场景,是不是已经成为绝唱了?
为什么学生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什么教师只有靠威严甚至语言暴力才能控制课堂??这些问题,常常压得我艰于呼吸视听。细细分析起来,答案并不难找。
第一,学生厌学是根本原因。
学生为什么厌学?如果排除掉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的因素(其实是根本排除不了的。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个问题家长),做做简单分析:因为这样的学习他们不感兴趣,因为这样的培养目标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中国中学教育的出口几乎是相同的。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也大致相同。但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学生素质生而不同,智力倾向也大相径庭。学生应当有追求优秀的权力,也应当有不追求优秀的权力。社会应该有健全的支持系统成全所有生命的成长。但是,没有。孩子们被圈养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校园里,用栽种大棚植物的方式强行灌溉——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呢?师资、物力财力决定了只能这样。如此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会很快让相当部分学生失去尊严失去快乐,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产生厌学的学生和厌教的老师。
一旦“厌学”了,孩子们必然捣乱。
但又能怎样呢?
教育是慢的艺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理谁都懂,可是一碰到现实的墙壁上谁都不敢等。学生要升学,家长要排名,社会要质量??只有三年的时间啊,哪怕进口是废铜烂铁,你也得出真金白银。否则,你,还有你的领导,你的学校就会死得难看。于是乎,老师们只有板起脸来,死马当成活马医。其结果就是和学生斗智斗勇,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人家不想学你非要他学,人家根本就无意于仕途经济你非要强迫,最后当然是两败俱疲或者两败俱伤。
但老师们又能如何呢?除了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外,还有更好的出路吗?
其次,礼崩乐坏儿童顽劣已经成为了社会健康发展之大患。
学生越来越难教,我过去还以为只有中国是如此,查阅了一些国外的资料后才发现,其实这已经是一个国际范围内的问题。教育的明显滞后已经开始反作用力于社会发展了。
先看日本:
日本文部科学省对7000名教师和600所公立小学的调查,日本全国三分之一的小学课堂处于失控状态。
日本全国教育政策研究所的报告:被调查的6614名小学教师有32.4%反映他们所在的学校至少有一个班已经崩溃。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中学,调查发现,接近一半的高中存在着暴力、高辍学率和学生卖淫等问题。
一个对1800名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35%的教师有辞职的念头,其中的大多数(57%)将学生问题作为放弃教师职业的首要原因。在请病假的教师中,40%的人是因为“精神痛苦”,这个比例还在逐年上升。
再看英国:
约四分之三的中学教师因学生言行变得越来越粗暴而考虑过辞职。
七分之一的教师反映他们被学生攻击过。
中小学平均每天有6万多名学生逃学,每星期都会逃课的学生达到了3.8万人。
4岁的学生就有因踢打、辱骂、撕咬教师或乱扔桌椅被开除的,有的学校开除4-7岁学生已达10次。
学生的破坏性行为包括威胁、辱骂、将教师反锁在教室外、破坏学校公物、给汽车轮胎放气、偷钥匙、朝学校教职工扔鸡蛋、吐唾沫等。
再看美国: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波拉克说:
在校园枪击案这座冰山之下,是欺凌、隔离和相互冷漠、疏远的学校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孩子们没有感到恐惧,也会感到士气低落。
再看澳大利亚:
2008年,维多利亚州公立学校有1.6万名学生被停课,550名学生被开除。
欺凌、身体暴力、对同学或教师的辱骂和骚扰、破坏公物、对信息技术的不恰当使用、滥用药物、偷盗、酗酒等,都可能被处以停课。
??
这就是教育现状。
这样的现状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学校在社会这个大团队中已经是弱势,教师,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但让人失望甚至愤怒的是,在中国,社会对学校和对教师的保护和支持反而陷落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我们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教育的管理,已经主动进行了自我放逐。
其表现之一是社会舆论一边倒,禁止惩罚学生,甚至连批评学生也要教育部赋权。表现之二是无限放大“爱心教育”和“尊重教育”的可能性。盲目地要求中国教师用西方的“民主教育”和“宽松教育”来拯救中国教育(殊不知西方自己也正面临尴尬啊)。一些专家和领导远离一线,根本不了解一线的惨状,不食人间烟火一般鼓吹爱的教育和宽松教育。殊不知,理论再灿烂也只能飘扬在空中,教育跟生活一样,说到底还是柴米油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教室卫生、课堂纪律、作业收交都无法保证的教育根本就是空中楼阁。靓丽光鲜的宏大的教育梦想无法进入基层教育的毛细血管,杀牛刀固然有力但是进不了治疗普通顽劣学生的手术室,大卡车轰隆隆气势磅礡但是进不了学生为了躲避学
但老师们又能如何呢?连批评学生都如履薄冰担心被指责为对学生进行了精神伤害啊!在顽劣的学生面前,可以说教师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收起笑容,严阵以待,不过是教师们四面楚歌之后最无力的反抗方式罢了。
谁都懂教育不是对抗的道理,谁都愿意永远满面春风慈言善语。但是,教育,谈何容易?老师们谁愿意左手大棒,右手糖果,可是,谁能够给教师们一件只用来保护自己的软猬甲?而如果自诩教育理念先进的领导和家长不仅没有同情心,甚至还在一边推推波助助澜批判阻挠老师们的严格管理,那一线教师基本上就算是走投无路了。当我看到手无缚鸡之力的学校最后寄希望于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来进行道德教化时,心中真是充满了悲哀。
教育本应该是最美丽烂漫的事业,到底是什么,让教育者不仅不敢温柔,而且伤痕累累?
呜呼!痛甚至哉,无以言表。提出以下建议:
一、老师朋友们务必首先锻炼好身体。中小学教育已经沦落为了首先是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身体不好根本耗不起。
二、千万不要听专家们的花言巧语:爱是教育的重要元素,但绝不是唯一的元素。在教育发展的现阶段,严格要求比尊重理解还要重要。爱和严格任何时候都要并行不悖。只有爱,你必被欺负得体无完肤。
三、要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各种智慧。有专家讽刺基层老师居然总结出了《班主任兵法》之类的东西,认为这是对教育的亵渎。让这些专家们见鬼去吧!一本兵法哪里够,我们必须继续总结出《班主任三十六计》等理论才可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安全。
四、老师们要团结起来,要向政府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教师节已经沦为了其他行业鄙视我们的笑话。现在的状况是:如果没有《教师权益保障法》,我们甚至连人生安全都无法保障。教师的义务已经完全超越了教师的能力范围,我们应该申请社会为这个行业减负。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同时做不了圣人、教官和警察,外加所有学生的父母。(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