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的评估与“我是谁”
一个人,只有在充分体验到被别人恰当对待后,才会发展出恰当对待自己的能力,也会有能力恰当地对待别人。所以,当早年没有被恰当对待时,我们也同时在内心发展出一个相应的,不被恰当对待的自己,周遭的环境不断地重复地告诉我们:那就是你!如果说“我是谁”这个问题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的话,那么,按客体关系的观点,想了解一个人是谁,不如去了解他早年的环境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大概就塑造出什么样的人。这个环境,指的是心理环境,包括:是否有充分刺激,恰当回应,抱持,以及自体本身的反应倾向,所有这些因素所塑造出的一个“我”。
这个有关“我是谁”的游戏分两步走。
第一步:必须要有个答案,人的头脑喜欢提问和答案,偏好一问一答的模式,所以我们总是不能忍受没有答案,不能忍受模糊与不确定。为此,我们近乎病态地根据有限的信息来认定一个答案,甚至有时没有信息时,自己创造出一个答案并信以为真,认为这就是事实了。
我们说的死亡,往往不仅是肉体、生命的消失。而是那些证明我们活着的人不再给我们客体回应,所以我们就死了,我们称之为没有客体回应的死亡。客体关系学派认为:人活着的动力是为了寻求关系,更准确点,是为了寻求良好的客体回应。当没有良好的回应的时候,至少有不太良好的回应,那也总比没有回应要强。所以,没有好的关系,总比没有关系要强。儿童早期,主要抚养环境的任何反馈(在不同关键时期,人对不同信息有着不同的关注重点),都会塑造、强化那个“我是谁”的问题的答案。比如:父母对我的每一次肯定和微笑,都会被内化成“我是个好孩子,我只有这样做了,才叫好孩子。如果不这样,我就不是个好孩子。”成人后,我们在没有充分外部信息的情况下,常常根据自己以往的信息(内化了的客体关系成像,内化了的“我是谁”),来给出头脑一个答案,来确定自己在世界、人际关系中的位置。既然人是偏好一定要有一个答案的,那么,对于“我是谁”这样的终极问题,他们宁可忍受一个不太好的答案:“你是不好的。”也总比不知道自己是谁要来得容易接受些。
第二步:修改这个答案,使之趋向完美。早年,因为各种我们可以想见的因素,这个答案总是不太完美。人一旦产生自我意识,即:确认出一个“我是谁”的答案后,出于自恋的原因,总希望自己是完美的。所以,人终其一身在对这个“自我”的意象修修补补。整合其中矛盾冲突的部分,完善其中不够好的部分。
我们从小对父母有着复杂的感情,各种爱恨情仇,长大了对自己的另一半也有着同样的复杂的爱恨情仇。后来对自己的儿子、女儿也一样的有爱有恨。可以说,为了修改完善“我是谁”这个近乎可笑的答案(因为本来这答案就不等于你!也不是你!)我们一辈子都在通过各种方法想重新定义它或是再度定义确认它。比如:成人后想要生一个同性子女是为了要借由孩子修通自己与同性父母的关系,修通自己对同性父母的认同。要异性子女是想修通与异性父母的认同与关系。我们也借由与配偶、子女的关系,来试图修补、重新定义在关系中对应着的那个“我是谁”。
我们早期对父母的认知都是分裂的,有好有坏,是偏向于好一点还是坏一点呢?要看关键时期的经历(看运气)及我们对经历的体验把这个认知往坐标轴的哪个方向推了。来访者对父母的认知处于这个光谱坐标轴的当中某一点上,当这一点与外在环境适应,或被自己防御的功能成功的防御的话,就没有问题,否则,就表现为不适应,或症状。处于光谱的哪一点本身,并无好坏,只有与外在环境适应不适应(看运气),有没有冲突。即:内在客体关系与外在现实适应与否,有无冲突才是关键。所以,我们反思:什么叫有病呢?你又凭什么说你治好了一个人呢?
所以,客体关系的治疗,不是教育,不是规劝,而是价值中立,不与对方探讨:你的答案对不对?这样做,无异于否认对方的生命史,将之斥之为可笑的人生,这是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因为毕竟你没有活过他的人生!客体关系的治疗师只是呈现出被来访者内化了的客体关系:“听你说了这些,在我看来/我有个感觉:在和他人的关系中间,你希望。。。(讲出对方的愿望),但是你担心如果你这么做,别人可能会。。。(呈现他担心、幻想中的他人的反应),那么你怎么办呢,你就。。。(呈现来访者的应对性行为反应)但是这么做了以后,你就会很悲伤、愤怒。。。(呈现来访者的情感反应),而这些情绪,造成了你现在的。。。(联系到来访者当前的困惑与求助问题)请告诉我,你对我以上说的话,是怎么想的?”
治疗,首先要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苦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内心的冲突造成的,是自己内心的客体关系认知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冲突、不适应造成的,这是治疗的第一步。接受冲突的存在,接受冲突有其存在的必要与空间(认识到世界/人生本就是苦的),或认知到童年早期曾有其必要与理由的应对方式与现时此地格格不入时,是解决冲突的第二步,看到有不同的新的可能应对方式是第三步,学会应用新的方式是第四步,保持弹性,自由的选择应对方式(上帝啊,请给我智慧,同时还要告诉我何时运用这个智慧)是第五步。
最后,简单谈一下对来访者客体关系模式的评估与诊断的具体方法:理解来访者如何与他人互动的线索,诊断来访者的关系模式请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在什么情景、条件、刺激下;二是来访者在这个情景、条件、刺激下,总是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防御;三是由此反应方式所形成的后果,即总会与重要他人形成固定的人际关系互动模式,来访者的人际关系是来访者自身应对方式产生的结果。刺激性情景,与早年的基本经历、内心冲突与精神创伤有关;应对方式,来自与早年习得、认同、内化了的防御方式;而这种人际关系结果,则是符合来访者早年认同、内化了的客体、客体关系及自体意象等核心信念。考察来访者以上三个方面,就是在考察早年认同、互动、内化的过程,也是在最深处理解一个人。
在咨访关系中,来访者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来访者将第一次了解自己有关“我是谁”的答案是什么,这个答案是怎么来的,以及,这个答案是如何影响自己的人生的。成长只能发生在与一位共情、成熟、能理解你的意图、欲望的人的关系互动中产生。当人们在别人身上再度找到自己,便开始知道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是如何存在的,改变也由此开始。(朱晓刚)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