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庭病了,孩子才会有各种问题

  • 2015年8月1日
  • 德中心理

当家庭病了,孩子才会有各种问题

心怡心语: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父母,他们希望我帮助他们解决孩子的各样问题,其中有些父母能够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或许和自己有关系,但也有很多的父母认为孩子的问题就是孩子的问题,只想我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就好。记得曾经有位妈妈对我说:我已经这么大岁数了不可能再改变了,您只要让我孩子改变就行了。当我告诉她孩子的问题来自原生家庭来自父母的时候,她依然觉得自己改变不了,依然希望我来改变他的老公。结果怎样大家一定会想象的到。
 心理学有一个专业的治疗方向叫做家庭治疗,作为一名萨提亚家庭治疗师,同时作为一个女儿一个母亲,我深深懂得家庭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再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一定会发现人与人有太多的不同,这些不同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与人沟通的方式、自我情绪管理的方式、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状态等等,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些不同呢?答案很简单,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当然,后天的个人成长也很重要,但根基依然是原生家庭。
 因为作为孩子,是被动地生活在父母为他们制造的系统和氛围中的,父母怎么活父母的教养方式会潜移默化并根深蒂固地进入到孩子的生命里,所以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首先要做自我的反思,如果想让孩子发生改变,父母一定要率先改变。

当一个家庭生病了,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成员把家庭的病症呈现出来。而这个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较弱的,敏感度较高的,年龄较小无力自我保护的那一个——我们的孩子。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帮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状况越会持久不变。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则可能唤醒父母反观家庭的文化背景及个人成熟度。
家庭和各种社会系统一样,有自己存在、运行的规则和需求。家庭需要一对关系良好的父母,只有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运作正常,他们才能安心抚养孩子,孩子才有机会健康成长。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佳,家庭中的成员就会被迫做出不良的适应,利用自我防卫来保护自己。这些即时、自动的防卫方式,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许多父母因为孩子的行为偏差而求助,在接受一系列的辅导之后,往往发现是他们的婚姻先有问题。她们进一步成长之后,了解到孩子的偏差行为是为了化解父母婚姻关系中的冲突和压力。也就是说,孩子借着自己的问题行为来维系整个家庭的平和,他们宁可成为问题儿童,也要为家庭带来一些帮助。而且,他们往往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心理疾病(长期积累导致生理疾病)、行为偏差(多动、暴躁、饮食失调、网恋、早恋、辍学、逆反、自卑、自大、忧郁、精神分裂等),永远不是单独的、个人的现象。是因为家庭本身生病了,有行为问题的某一成员只是病态家庭的发言人代理人而已。个人的问题意味着家庭的病态,家庭系统的病态则反映出整个社会体系的病态。

当孩子出生进入原生家庭系统,成为家庭系统三角关系中的一角后,孩子也会成为父母关系的焦点。家庭系统中缺席的角色会有人自动补缺,这个人往往是孩子或孩子中的一个。
如果母亲忙于事业,整天在外奔波,没有在妻子和母亲的位置上;或者母亲停留在少女时代,不从父母处独立,而是带着孩子寄养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那么由于母亲没有扮演她的角色,家庭在亲密关系上就会出现空缺(真空)状态。然而,家庭需要完整的婚姻,必须有人扮演跟父亲平等的角色来维持婚姻关系,于是,女儿可能会成为妈妈的代理人
当爸爸忙于工作时,也许孩子会担负起照顾家庭、妈妈及更幼小孩子的责任。这样的孩子会变成超级负责人代理父亲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会扮演可爱滑稽的角色取悦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这样的孩子是减少父母摩擦的开心果。还有一个孩子会在家中扮演超人圣人或者叫英雄的角色,在班里永远是第一名、赢得荣誉、当选班长,这个孩子荣耀父母,为家庭提供面子。也许会有一个孩子产生反社会行为,借着这些行为来表达父亲(母亲)隐藏在内心的对母亲(父亲)的愤怒。这个孩子也许是不学习、惹麻烦、多动、忧郁、自卑,他(她)的问题可能会转移父母之间的冲突,甚至会使父母因为担心他(她)而彼此亲密起来。独生子女家庭往往由一个孩子反串所有的这些角色,由唯一的孩子承担家庭的一切问题和需求。
因父亲家外有家,在父母濒临离婚的几个月间,上中学的安静、文雅、优秀的女儿突然成绩下滑、忧郁、辍学、自闭,最后离家出走并试图自杀。当母亲因为女儿的状况向父亲示弱,父母二人协力来关怀女儿,并因为血缘关系难以割舍,父亲最终回归家庭之后,女儿豁然痊愈。父亲因此感慨万端,演绎一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

家庭中的儿子上中学时极其优秀,功课均优,几乎每个学年都以全票当选班长。初三下半年中考前几个月,却出现腹痛、腹泻症状,持续多月,无法正常上学。父母带着他去上海、北京各大医院检查,均无法查出病因。无奈休学,重读初三。此时的家庭状况是父亲有关系亲密的女友,常常在外留宿,母亲极为苦恼。当儿子莫名其妙的病症影响中考和身体的成长时,父亲开始回归家庭并全力治疗儿子,夫妻关系因齐心协力关照儿子而缓和。暑假过后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儿子复原了。
这样的孩子,便是家庭中的代罪羔羊替罪羊通常是家庭问题的承担者、代理人,而家庭也往往因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寻求治疗,使家庭有机会面对真正的问题。可以说,孩子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牺牲、贡献和服务。
孩子这么做是出于家庭动力而非个人选择。家庭系统中的个人有填满处于真空状态关系的倾向,孩子,往往是自动满足系统需求及隐含空缺的人选。
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当家庭关系面临危机时,个人会扮演多种角色以适应压力,而失去真正的自我。而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帮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状况越会持久不变。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则可能唤醒父母反观家庭的文化背景及个人成熟度。
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过去由几个孩子共同承担的期待和压力现在由独生子女一人承担,孩子更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及各种身心问题。如果父母的婚姻关系良好,则对独生孩子是好的;倘若家庭处在不良婚姻中,独生子会承担所有潜藏的问题。
在健康的家庭中,每个人扮演健康的角色。父母的角色主要是提供示范:如何扮演男人或女人的角色;如何扮演丈夫或太太的角色;如何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如何培养亲密关系;如何做个正常、健康、有价值的人;如何与他人保持适当界线而不做逾越角色的事情……
孩子是最佳的学习者,他们时刻以敏感于成年人三百倍的身心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是最糟糕的诠释者和表达者,他(她)没有建构起完整的、逻辑的、合理的意义的能力,也没有对应的丰富词汇来表达出他(她)思考、怀疑和好奇的一切。作为学习者,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指引。

找出自己家中特有的问题,是每个人的重要功课。一旦我们根据因果律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能做出些补救措施。家中的焦虑便不会由一个人吸收和承担,造成问题儿童精疲力竭的妻子(丈夫)或身心病症。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