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需要沉浸,有时需要出离
——德中心理 马春娇
当美妙的或者难过的情绪袭来的时候,就好像一股压强很大的风吹来。不久,温度变化了,另一个季节开始了,或者冷了,或者越来越温暖了。
季节的更替,使我们浸泡在不同的温度里。就像我们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会由一种情绪中跳出来,沉浸在另一种情绪里。
不同的人呆在一种情绪里的时间都不一样,有的人变化到另一种状态速度很快,有的人则会长时间沉浸于一种情绪中。
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有的人笑过就忘了,有的人则喜欢不断回味;振奋人心的激励,有的人三分钟热度,有的人则能够时常拿出来鼓舞自己;同样,伤心的事、气愤的事,有的人哭过,说过就能放下,有的人则久久无法平复。
由于人的个性和神经类型的差异,无意识沉浸在一件事情或者一种情绪里的时间会有差异。对于有些人,当情绪袭来的时候,外界的事情很难将他的注意力从自身分散开,他的注意力长久地锁定在某个事件上,直到事件得以解决。
这些所谓的沉浸,都是无意识的,开始是受个人特点和神经类型的影响。随着自我的成长,自我的经验也会不断做出调整。有时候,我们长时间呆在一种情绪里,或者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件事,对事情的进展毫无益处,反而由于大脑的疲劳,使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看不清的时候,适时的出离,可以缓解大脑疲劳的状态。调整好后,再度去面对,更高效。比如,做个短途旅行,打打球,散散步等。
当情绪袭来,我们需要接受一段时间沉浸其中,不与之抗衡。也需要在不与之抗衡的基础上,试着去打断它,从中出离,因为有时候无意识地沉浸其中并不能真正看清它,反而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打断,不是抗拒,而是有意识让自己做些其他的事情。
这并不同于逃避,而是有意识的调节,调节过后,以更充足的精力再度面对。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