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限制
在一个例子里,有一个人因为害怕孤单而进行自我分析,透过不断的自我精神分析、自由联想之后,了解到很多过去的事情,也将很多事情从潜意识提取到意识(因为是自我分析所以没有产生移情作用),但是在经过自我分析之后并没有解决之前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精神分析擅长的是卸除自我防卫机转,当卸除所有自我防卫机转之后,剩下的会是一些情感,例如:爱、恨、恐惧、孤单。
我们需要一个方式,来解决「感情」的问题,对于恐惧、恨、孤单的本身,并不能再透过精神分析来解构:
其一,因为分析情感会失去这个情感的完形,假如将情感的一切归诸于生理学上的生理反应很有可能失去了这些情感真正的意义。举个例子:「轻视」、「怜悯」构成的主要情感都是对客体的负向情感投射,但是却有着不同的特性,「怜悯」是「轻视」透过升华作用而形成的情感。
其二,并不会因为觉知这些情感的原貌而完全解决这些情感的问题,例如觉知对于某个人的恨之后,恨并不会因此而消除。
从这边我们可以发现精神分析的限制,当卸除所有防卫,当把所有潜意识的欲望提升到意识层面之后,还是会因为情感过于强烈而无法消除,但是如果我们因此舍弃精神分析学,将会面临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如何卸除自我防卫机转,假如没有办法卸除自我防卫机转,个案对于治疗师有严重的阻抗(自我分析亦然),就不可能深入了解个案的基本情感。
总结来说,精神分析在卸除防备(包含将潜意识的欲望提升到意识)有重要的价值,这是精神分析的功能,也是精神分析的限制。情感被提取到意识之后,我们定义此精神状态名为「觉知状态」。
以上的讨论去除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移情作用,因为刚刚的讨论仅限于自我分析当中,并未加入晤谈者的角色,因此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的产生,很有可能是根据行为学派的stimulus generalization而形成的(情感与有关的一切事物产生了联结,心理治疗师因为让当事人倾诉了内心的情感,而与之产生联结),stimulus generalization很有可能是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的潜意识基础。
虽然要能够完全了解移情作用的机转还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在移情作用发生的当下,并没有办法解决当初的情感问题,移情作用还需要经过关系的修通才能够解决,而修通的过程也是要面对情感本身,亦即,在觉知状态做进一步的心理治疗。
而进一步处理觉知状态的方法,会涉及其他心理学派的治疗方式,可能是透过认知疗法或者是透过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在精神分析当中,最常使用的认知疗法是「感觉法」:当一个人感觉到痛苦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感觉痛苦,当试着去感觉痛苦之后,痛苦消失了,这确实可以应用在孤单上,假如感觉到孤单,不要害怕,用心去感受孤单,孤单会因此消失。(但是这个治疗方式并不持久,但是可以因为古典制约而成为习惯,类似系统减敏感法的原理)我们可以藉由感觉法发现「意识」的力量(可以透过意识到的状态来减轻痛苦),但是还是有待证实和研究的。
佛洛伊德强调的倾诉法是感觉法的例子,被潜抑的情结只要提取到意识中就有被修正的可能性,接着产生移情作用,重现当初的感情。
我们也可以用这个原理检视克莱恩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原则,她对儿童的移情作诠释,避免任何加诸于之上的教育及对正向移情的诱导(Klein,1927,Symposium on Child-Analysis),对移情作用的诠释可以使得潜意识的焦虑进入意识中,焦虑进而还原成相互冲突的情感。
第二个主要需要介绍的是人本主义的方法,因为人本治疗是基于完形心理学的原理,人本治疗能够治疗「完形的情感」,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是扮演完全相反的两个角色。
在最刚开始怕孤单的例子,一个人因为怕孤单而不断进行自我分析,但是没有办法解决根本的情感问题,但是假如透过人本主义的观点(亦或是完形心理学的观点),能够认识孤单本来就是自身情感的一部份,和自己是不可切割的,只要接纳自己,就可以解决孤单的问题。
但是以精神分析的观点,可以还原出怕孤单与早年的依附情形有关,早年的创伤会加强对于性对象的依附,其他的因素则是因为体质的问题,透过精神分析可以觉知孤单,但是并没有办法解决孤单。
在弗罗伊德的性学三论当中,当婴儿没有办法吸吮母亲的乳房后,会转为自体享乐的,但是自体享乐为一「生理上」之行为,对于婴儿的认知,则有可能有两种想法:其一是能够把力比多投射收回自己身上(自恋),等待下一个美好的客体出现;其二是婴儿持续感觉焦虑不安,自体享乐只是一个力比多释放的方式。
在这边我们要先讨论「正向情感投射」和「负向情感投射」的差别。
正向情感投射,无论如何,都是期盼着客体相对应的回馈,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献殷勤,另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对应的回馈,这个人则会将原本的爱转换成嫉羡的情感。嫉羡是将正向情感投射转换为负向情感投射的机转。
当一个人产生正向情感投射的时候,付出自己的心力,产生了某些生理上的损失,心理期盼对方给予相对应的回报(信任对方),亦即期盼对方的回馈能造成自己生理的富足(补偿)。
负向情感投射则是藉由对方的痛苦来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并不期待任何的回馈。但是通常负向情感投射却非常容易造成对方的回馈(例如被打就想打回去),接下来两者之间不断回馈的结果就会造成关系的决裂。(移情作用的修通可能是因为包容对方的恨,慢慢的弥补生理的伤痕)
以上是力比多投射的生理性质,符合快乐原则。
在这边的确,所有的情感投射,都与客体有相当大的关系。刚刚讨论的平衡,是生理上的平衡,但是必定还有更深的层面,是关于爱与归属的层面,假如爱只是单纯的生理回馈,那么为什么人还要爱呢?
我们回归心理学家哈洛的实验,猴子虽然害怕带着恐怖面具的绒毛母亲,却还是会回来依附,哈洛本身避免使用依附这个词来形容,而宁愿用爱来形容他的结果。
依附是离开客体的时候会感受到的焦虑、不安、害怕,在刚刚婴儿的例子中,第一个状况的婴儿能够藉由对自己的正向情感投射(自恋)满足口腔欲望(对应到克莱恩的「口腔吸吮」(oral-sucking));但是在第二个状况中,不只是单纯的产生焦虑,还有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攻击(咬指甲的时候会感受到的痛觉,对应到克莱恩的「口腔咬嚼」(oral-sucking))。
第二种状况却是极端的不稳定,相较于第一种状况,第二种状况极缺乏安全感。
回顾刚刚的探讨,正向投射与负向投射最主要的差别,差在「信任感」,假如能够信任对方的话,则可以爱别人,相较来说,一个无法信任别人的人,则会因为不相信别人而处处伤害别人。
所以提出这个心理学假设:爱和恨的连续轴,是由信任程度来决定的。
(爱与恨是一体两面)
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很容易由爱生恨,原因即为不信任对方所致。
婴儿在断奶前,原本从母亲身上得到温暖,学会如何信任母亲、爱母亲;在肚子饿的时候因为不相信母亲而感觉到恨(比较克莱恩的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在断奶之后(以断奶之时到达最高峰),婴儿会在信任与不信任之间周旋,口腔期之后的自体享乐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过程,此时的自体享乐会显示出婴儿偏好爱还是恨的情感,假如婴儿信任别人,则较易爱自己;假如婴儿不信任别人,则较易恨自己。
所以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通常是讨厌自己的。
第二种婴儿,强烈的依附情感可以视为对于自己的「负向情感投射」,这种情感广泛的出现在每个人身上,只是程度的强弱而已。
对自己强烈的恨,可以解释在没有安全感的人身上,除了一般的焦虑(生理的高亢奋状态,藉由动作来抒发焦虑(力比多))之外,那些孤单、痛苦、害怕,等等负面的情绪。
因此我将依附定义为:对自己的负向情感投射。
在这边需要解释对于自己负向情感投射的生理情况:
当一个人对自己有负向情感投射时,对自己做出了攻击的动作,在得到瞬间的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身体上的痛苦,人在感受到痛苦的时候又因为不信任而继续攻击自己得到短暂的补偿,随之而来的又是更强烈的痛苦…… 因而形成循环。
还有一些情形是,假如压抑对他人进行情感投射(通常是恨),会以自己为替代物(此即为自体享乐的意义),因此假如恨一个人,无法对对方进行报复,或对于此报复心理有压抑的时候,则会转向自己(更明确的说是囤积在自己身上),产生大量负面情绪(对自己的负向情感投射),而极力去寻找一个好客体。
回来解释哈洛的实验,哈洛实验的小猴子长大之后无法正常融入社会当中,因为猴子的绒毛母亲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客体,给猴子温暖,却又同时用鬼脸吓坏猴子,当猴子被绒毛母亲吓跑之后,会因为依附(对自己的负向情感投射)的情感,重新回到鬼脸母亲的怀抱中,想要再次学会如何信任(或许这个真的是与生俱来想要爱人的需求)、如何爱母亲,但是却又被鬼脸吓哭,而越来越不信任母亲。
因此在这个小猴子的内心里是充满不信任的,充满着很多很多恨。
当小猴子进入社会当中时,会因为无法信任别的猴子、无法融入族群中,尽管想要学会爱别的猴子,但是因为恨的偏好,小猴子的认知是这么告诉他的:「不要相信别的猴子,因为他们都会背叛你,跟你母亲一样吓你。」小猴子又不敢对其他猴子发泄自己的恨,于是把所有的恨都指向自己,不断地感受到依附的痛苦,表现得孤僻,不敢与其他猴子相处。
在这边最后提供的是,一些以人本主义的观点治疗孤单的方式:
人怕孤单,急于寻找依附的对象,代表着对于一切的不信任,假如能够藉由精神分析知道当事人对一切的不信任之后,就能够进入了觉知状态。
对于自己的不信任,必须透过慢慢的接纳自己而开始信任自己,这个时候精神分析是派不上用场的,因为精神分析强调不完整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体内各式各样能量的作用,强调这些潜意识作用,当事人在听到这些解释后,会更不相信自己的意识,情况则会越来越糟,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求当事人认识一个「完形的自己」:
包含本我、自我、超我,包含自己的一切,有优点,有缺点,值得接纳的自己,值得信任的自己。
孤单,依附,这些对于恨的偏好,也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纵然是自己的缺点,却也是值得珍惜的自己。
相信一个完形的自己,而不是支离破碎的本我、自我、超我,是开始学会爱,学会信任的第一步。
结论:从以上的思想跟观点,我们可以知道精神分析学善于卸除自我防卫,到达了觉知状态后,则必须藉由人本(或完形)心理治疗来解决爱与恨的问题(其他的范畴,例如:恐惧,认知行为疗法是很好的治疗方式)。
我们也必须学习到:理论的诞生本身就会造成限制。
理论,是为了解释各式各样的事情而存在的,假如理论能够精确的预测一件事情或者是解释一件事情,则就会被奉为一个对的理论或者是完整的理论。
但是理论的本身只能完完整整的预测一件事情而已,而失去了事情本身的复杂性(完形),因此当提到精神分析的时候,必然要提到人本主义,这是源自于结构心理学和完形心理学间的互补关系。
唯有如此才能够破除精神分析上的限制,而兼顾心理的各个层面。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