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亚隆模式团体中“替罪羊”
——的动力解析
鲁小华 樊富珉
自古以来,“替罪羊”便是经常出现的角色,家庭,团体,组织结构,和社会中都会遇到,成为替罪羊的个体替其所在的家庭、团体或社会承载了恶的源头,遭受了强烈的折磨和痛苦,而相关团体通过制造“替罪羊”回避了自己应面对的责任,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了解“替罪羊”现象的产生机制,从而帮助团体领导者清楚如何应对“替罪羊”现象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分裂和投射性认同、团体的“微型社会”理论和团体整体观的观点,对欧文.亚隆模式团体中的替罪羊现象进行了解析,提出了团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时候,团体就是一个生命体,团体中的个体是团体这个生命体应对自身无法识别或无法接纳的自体客体的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在文章的最后介绍了团体领导者对替罪羊现象的干预。
关键词:欧文.亚隆模式团体,分裂, 投射性认同,团体整体观 替罪羊
一、 问题提出
生活里,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先生受了气,回家冲妻子发火,妻子冲孩子发火,俗称“出气筒”,也称“替罪羊”。
在团队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某个人会成为众矢之的,仿佛一切的过错都在这个人身上,团体其他成员会齐心协力将这个人驱逐出去,以为这个人离开,整个团队就会和谐,被驱逐出去的那个人也被称之为“替罪羊”。
历史上,成为替罪羊的可以是客体、动物或人,人们把恶性力量放置在这些工具上面,然后殴打、焚烧、埋葬或驱赶的方法,使这些工具载着痛苦、罪恶或邪恶离开(Kahn,1980),在圣经里,在犹太教中都有提及。。
替罪羊现象在公众(村庄、民族、工业组织或者治疗团体等)经常出现,引起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好奇与疑问,诸如替罪羊是如何产生的,公众如何选择了一个人成为替罪羊,这个过程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成为替罪羊的个体本身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参与了共谋,而使得自己成为替罪羊,这个过程是意识层面的还是潜意识层面的,在一个团体中如何对替罪羊现象做工作等问题。
本文尝试通过欧文.亚龙模式的团体中出现的替罪羊现象,通过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分裂和投射性认同,微型社会理论和团体整体观来解释替罪羊现象的出现,并介绍领导者对这种现象的临床干预。
二、 核心概念
欧文.亚隆模式团体
本文所指欧文.亚隆模式团体是一种人际团体,指的是由治疗师对一群人(通常是6-1人)进行的心理治疗,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是认为人类的困扰都与人际有关,因此解决困扰的最好办法是在人际情景中再现困扰并修通,在这种团体内,治疗师通过关注团体中的人际互动,通过团体凝聚力、人际学习、行为模仿、矫正性情感体验等11个疗效因子帮助成员了解自己的人际模式并尝试改变(欧文.亚隆,2005)。
替罪羊
替罪羊在古代犹太教祭礼里指的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羊的个体特征是弱,防御机制是内射,有点逆来顺受的特点;罪指的是无法接受的,可带来惩罚的不好的事物,可引起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的负性情绪;替是一个过程,是主动寻求或被动接受的一个被转移的过程。所以“替罪羊”的过程就是“罪”通过“替”的过程转到“羊”的身上。
Frazer(1922)对家庭、心理治疗团体、过程团体或学习团体中的替罪羊现象进行了跨文化的观察,他认为替罪羊角色通常会被放置在一些被社会逐出的事物上。如家庭中情绪紊乱的孩子是家庭动力中替罪羊过程的受害者(Vogel&Bell,1964),团体中最焦虑且依赖的成员(Dunhy,1964)是团体中替罪羊过程的受害者。
社会建构论(Gergen,1985,1991)的观点认为,替罪羊是拥有一套自己的与团体认同和反认同的特定现实的团体成员们所创造出来的。该观点认为团体是一个社会建构(social construct),团体中的每个个体有自我和团体自我,团体作为整体又有其自身的道德序列(moral order of the group)。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是造成替罪羊现象的基础。
本文的替罪羊的概念采用Rosen(2001)所指出的,他认为替罪羊指的是团体中的某个人,承载了其他成员分裂出的不好的部分,其他成员会认为这个人可以接受并且承载他们所有的坏,然后,替罪羊就被驱赶出团体(或是在幻想中),并且带走所有的坏和难以处理的材料,似乎这样团体就可以处于和谐,快乐的状态中。
三、“替罪羊”产生的心理机制
1、理论框架
1)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作为个体心理学的模型而发展起来的,是关于人类人格的理论,是从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得来的(客体关系入门),梅兰妮.克莱因是客体关系之母,客体关系理论关注个体内化的他人(客体)的图像,通过关注这些图像,来理解个体的心理结构和功能。其基本的观点是个体成年后的关系是个体早年内心关系的投影。认为人类行为是被与关系有关之物推动着,而且说明了人类精神本质上基本是关系的。(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p23)分裂和投射性认同是客体关系理论中两种防御机制,在团体。
分裂
是一种无意识的防御机制,是个体用来分离有关他们自己和他人的冲突和矛盾的感受的方法。分裂一词最初是由Klein提出来的,她认为客体关系在刚出生时就存在了,第一个客体是母亲的乳房,这个乳房对婴儿来说,被分裂为好的(满足他的)和坏的(挫折他的),这样的分裂导致了爱与恨的断绝。(《嫉羡和感恩》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63,作者: 梅兰妮.克莱恩(MelanieKlein),译者:吕煦宗、刘慧卿)2005年出版,心灵工坊。P2)分裂是生命最初期的自我功能对抗焦虑的防御机制之一,通过将危险的坏东西从自我身上排除掉,从而帮助自我克服焦虑。(p9)
anna认为分裂是意识化的过程,klein认为这些全是无意识的,anna认为分裂是早期的适应,klein认为分裂是一个必然的无意识的过程,winnicott延续klein认为,没有足够好的母亲去承担儿童内在的攻击性导致了分裂。kernberg认为外在坏的客体导致内在的驱力没有依附的对象,导致分裂。
在圣经故事里提到两种羊,一种好羊,一种坏羊。从客体关系的视角来看,整体的羊被分裂成了两个部分客体(part-object),一个是全好的,一个是全坏的。公众将他们自己的罪恶和困扰投射到坏羊身上,坏羊便内摄了这些罪孽,而将所有好的和健康的留给好羊。
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是建立在内射的基础上的一个概念,
投射性认同的概念是克莱因在客体关系理论中提出的概念,但弗洛伊德在1921年《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一书中已经描述过群体中的投射性认同的现象,他所描述的“内在的直觉受到了抑制,而相反的,其内容,在经历了某种程度的歪曲后,以外在知觉的形式进入了意识”呈现的正是投射性认同的第一步。
1946年,克莱因首次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投射性认同的概念,认为投射是一种“进入”,而不是“附上”,这意味着投射过程是通过自体的成分有力地进入客体,并且控制住客体的过程。而且,被投射的通常不是情感和态度,而是自体,或是部分的自体。
1959年,比昂提出,通过投射性认同,分析师会感到受到了操纵,不得不在别人的幻想中扮演起一个角色,但是,投射性认同除了是一种幻想外,还是一种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操纵,是一种人际交流模式,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互动形式。
Kashdan认为,投射性认同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行动或做出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投射性认同的投射源自内在世界,并将之置于人际关系的领域中,接受者被迫对投射者的投射性幻想做出反应,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进行投射的人的感受和内在表现的储存室。(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实务与案例)
Rosen(2001)认为,投射性认同是无意识的防御机制,以分裂为第一步,然后,将心理内防御转化成人际间的防御。个体否认自己内在的一些部分客体,并将这些部分客体归因于外界的他人。(Rosen,D.,Stukenberg,K.W.&Saeks, S., thegroup-as-a-whole-object relations mode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Bulletin of theMenninger Clinic, Fall 2001;65,4.p471-488 )
简而言之,投射性认同的第一步是分裂,个体将自己无法接受的自体或客体分裂,并投射出去,扔到某一个人身上,并以一种特定的方式与这个人互动,从而诱导出被投射者身上与之相应的部分,当被投射者出现了相应的行为,便进入了投射者的内心舞台,投射者便成功地将自己的坏自体投射出去,从而将自己内部的斗争变成了外部的斗争,而减轻了自己的焦虑。
投射性认同在团体中的上演,产生了替罪羊的现象(Horwitz,1983;Ogden,1982)。
2) “微型社会”理论
Yalom(1995)的十一个疗效因子中,社会缩影是很重要的一个,他认为在这样的微型社会中识别并改变患者一贯的不适应的人际模式,是团体发生疗效的关键一步。当团体中的个体以自然的、不防御的方式自由互动,那么,他们将会在团体中生动地重现和展示他们病理性的关系模式,团体便成为微型社会。个体在团体中的行为如同他们在团体外的社会中的行为,个体在团体中对他人的态度和看法,如同他们在团体外的社会中的态度和看法,而与真实社会不同的是,个体在凝聚力高的团体中可以把内在真实的想法表露出来进行验证。
在微型社会领域,相关的实证研究比较少,Markin(2008)提出,核心关系议题(core relationship theme,CRT)是微型社会产生的一种机制。核心关系指的是个体在关系中会遵循的模式、脚本或图式。团体成员在团体内外与他人的互动不可避免会重现他们的不适应的关系脚本或图式,成员在团体中对其他成员或领导者或团体整体的知觉方式是支持他们的不适应的人际模式的(Kivlighan,et al.,1992,1994),这一概念与弗洛伊德的移情的概念很相似。
个体治疗中研究显示,咨访关系会演变成来访者生命中某种关系的复制(Teyber,2000),而在团体治疗中,个体的移情可以在团体背景中寻找对象,从而个体的不同关系可以在不同人中得以诞生。
在团体治疗中,移情存在于成员彼此之间和成员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中(corey &corey,2002;Yalom,1995),成员对团体气氛和团体领导者的知觉是先被成员自己的病理性人际模式过滤的(Kivlighan&Angelone,1992;Kivlighan,Angelone&Angelone,1994)。正如亚龙所说: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并不是建立在他人现实的特征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基于主要存在于个体自身幻想中的象征的基础上。
如果说移情与核心关系议题是单向的,更多是从个体方面发出,那么主体关系模型就更加强调双向互动,主体间关系模型认为,人们的人际关系、意图、模式和性格,是人与环境中的客体共同建构的,团体中每个成员的此时此地的感受都与其他成员有关(yalom,2005)。
在团体中,个体彼此之间的互动会习惯性经过个体的病理性人际模式的过滤,形成移情,不同关系的移情在团体中复制,形成了微型社会。
3)团体的整体观(group-as-a-whole)
将客体关系理论应用在团体治疗中,与Wilfred Bion的贡献以及他在Tavistock的工作分不开。
在团体治疗领域,有两种团体整体观,以S.H.Foulke和W.R.Bion为代表。两者的理论都是在战争年代产生,Foulke最初学习格式塔心理学,在维也纳受精神分析训,有十年个体咨询的经验,1930年已经是认证的精神分析家,后来成为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1941年开始团体工作。
Bion是学历史出身,后来学医,先是作为社会学家研究团体,之后在1951年成为精神分析学家,接受温尼科特的分析。
Foulke认为个体进入团体是为着治疗,团体是个体互动的基质,是背景,个体是最重要的,他的团体整体观更为强调个体在团体内和与团体间的嵌入,研究个体如何与团体建立关系。关注个体无意识层面。
Bion最初关注团体动力,他的思考更社会化,而少个体化,更关注团体,认为个体是为团体嵌入的,团体作为整体有其自身的问题,Bion称之为“团体神经症”(group neurosis)。关注集体无意识层面,通过团体成员解决团体整体的问题。(Hinshelwood R.D., Bion and Foulkes: TheGroup-as-a-Whole,Group analysis,2007,40(3),344-356 )
本文从Bion的观点来做说明。
一般意义上说,团体动力学家认为,团体成员会与团体的内部需求和冲突的特定层面相关(Klein,1946;Ringwald,1974;Borriello,1976),从团体整体水平来描述行为,比昂(Bion,1961)认为团体成员表达的某种感受或行为,也是团体其他成员某种程度上要表达的感受或行为。比如,表达敌意的成员不止唤起团体对该成员内部张力的关注,同时也帮助团体应对自身表达还是压抑攻击性的冲突。
归属于某一团体的个体会感到来自团体的压力,团体中的动力会产生“角色抽吸”(role suction)现象,个体会承担团体所需要的某一角色。有的时候团体的动力非常强大,以至于个体所承担的角色与他在其他情境下一贯的角色完全不同(Redl,1963)。团体会塑造他所需要的角色。Horwitz(1983)指出,团体会根据其成员的特点,挑选那些最有可能承担团体所需要的角色的人。这些人便有可能成为团体的替罪羊。
当团体投射的碎片与被投射的个体的特点一致的时候,对这种角色抽吸现象的解释就很困难,对角色抽吸现象进行的解释也是对替罪羊现象的干预。
过程模型
团体咨询不同于个体咨询,团体由不同的人构成,这些人有不同的议题,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需求,纯粹的亚隆模式的团体是由完全陌生的成员构成的,这些人聚在一起,彼此之间开始互动,诱发诸多关系体验,这些关系和早期客体关系相关。
随着团体成员之间互动的增多,团体形成微型社会,亚隆提到,在这个微型社会中可以上演原生家庭的剧本,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原生家庭父母的关系,而所有这些之所以能够在原本陌生的成员之间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学中的分裂与投射性认同的存在。Horwitz(1983)和Ogden(1982)认为,替罪羊现象是投射性认同现象在团体中的上演。通过投射性认同,团体中上演了每个人内心的舞台剧。
当团体成员之间建立了连接,成员之间上演着分裂与投射性认同的同时,团体本身也开始作为客体出现在个体成员的精神中(Scheidlinger,1974)。团体成员之间的连接会产生共享的内部体验,这种共享的内部体验在团体作为一个整体是很常见的。这些共享的情感给予了团体一个心理认同,这种心理认同暗含在团体作为整体的术语中(Bion,1961)。治疗师将这些防御和动机归于团体,仿佛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与个体成员的结构相一致的心理结构。
当团体本身成为一个客体时,团体中的互动便呈现在个体、人际和团体作为整体三个层面。
在个体和团体作为整体这个层面的互动上,团体动力学家相信,团体成员会与团体的内部需求和冲突的某个层面相关,也就是成员会认同团体的某个角色,如攻击者,嫉妒者,诱惑者,任务的领导者或主人。当某个特定的感受、想法或行为变得不被接受的时候,团体就会阻止这种冲突想法的表达,这个时候,替罪羊就出现了。(替罪羊的动力)替罪羊是团体尝试应对他自身的内部冲突的过程的一种歪曲呈现。
当团体成为一个客体时,团体本身仿佛成为了一个个体,团体中的个体成为团体整体的自体客体,分裂发生在团体整体层面上,不被接纳或不被允许的成分将被投射出去,这些不被接纳或不被允许的成分将投注在某一个个体身上,团体整体尝试将这个个体分裂出去,当个体接受了这些不被接纳或不被允许的成分后,就仿佛这个个体成为了团体中的“坏人”,其他成员意识层面也将对这个个体进行打压与指责,这只羊就真正成了“替罪羊”。
四、 案例
五、 临床干预
替罪羊的危害
当一个团体中出现替罪羊的时候,其他成员往往会认为只要这只替罪羊离开了,那么团体的问题就解决了,实则不然,替罪羊只不过是被团体选出来承担了那个“坏”的部分,而这个“坏”的部分是存在在团体整体身上的,当替罪羊离开团体之后,团体“坏”的部分依然存在,会有另一只替罪羊的诞生。而这个问题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因为团体所有人都会被幻想所勾住,认为只有那只“替罪羊”拥有“坏”的部分,进而团体中“替罪羊”之外的每个人都推卸掉了自己的责任,而团体的发展也收到了阻碍。
领导者对替罪羊的干预
“替罪羊”这个词也许可以换成“团体声音的承载者”会更加合适。团体的动力会通过某个个体而发出来,团体中的个体,每个个体既在为自己说话,也在为团体说话。在每个时刻,领导者都需要思考,这句话代笔了这个个体的什么,是否同时在发出团体需要的声音?
团体领导者的干预发生在分裂导致投射性认同的过程中,阻止分裂导致的投射性认同,而重新将分裂的情感回归分裂者,帮助分裂者重新理解自己,并重新拥有这部分被分裂且被投射出去的情感。(团体作为整体客体关系)
六、 结语
“替罪羊”现象处处可见,对替罪羊现象的解读、分析以及干预建议的提出,有助于组织建设的发展,对团体心理治疗,工业组织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建设,都有可借鉴意义。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