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曾奇峰为你而说(上)
我今天越来越佩服宏伟了,把我的时间又耽误了这么长时间,而且我们路上开飞车也是怕迟到,所以我来了以后还让我在那里做了那么长时间热板凳。
据说在这样一个天气到石家庄的都是生死之交,我和宏伟之间打了很长时间交道,然后今天晚上的(声音太小了,听不到*****)
我们就不用微信啊什么方式提问,我们就现场提问,然后今天晚上呢搞一个“自由谈”。我实在是讲课讲的太多太多,我已经没有任何主动想讲什么的愿望了。所以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现场提出来,可能多一些我的愿望,我们再拿个话筒看看谁愿意提问。
学员1:我想问一下
曾:这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学精神分析呢需要所谓的心理学头脑,就是中国话叫“领悟力”实际上“领悟力”这个词啊有时候说的有点让人不知道到底在说什么呢,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再换一个词,换成什么呢,换成一个抽象的名词。比如我们说的俄狄浦斯冲突,它实际上说的是一个象征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它理解的太实在,比如把它理解成女儿想和爸爸做点与性有关的事情或者是儿子想跟妈妈直接什么什么的话,就说明象征的思考能力不足,但是你如果把俄狄浦斯冲突说成一个象征层面关系没有分化的话,就有象征力或者说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样的人呢就适合搞精神分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批判精神分析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是在说非常非常实在的东西,但是我们不是在说非常非常实在的东西。
我曾经见过号称中国搞西方哲学的最厉害的那个人,到他家里去做客,是一个80多岁的老头,身体还非常非常好,然后我说是在搞精神分析的时候,他跟我讲,他说:小曾啊,我真的觉得弗洛伊德的那套东西真的是胡说八道。因为我是一个男孩,我在小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跟我妈妈会有什么什么样的想法。然后跟他说,的确是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这样想过,但是你的潜意识可能会有这样的愿望,比如说跟妈妈永远在一起,而不仅仅是非抽象级别的,特别具体的层面的跟妈妈做一点什么与性有关的什么样的事情等等。然后老头实际上还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他听到我这样说以后,他这样回复我了我一句:那你说的这个我再去想想。但是对于一个80岁而且一辈子都在非常非常逻辑或者非常非常具体的层面来搞研究的人来说,要他把这个问题想清楚真的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从我这么多年教学的感觉来说,就是越是能够面对自己情感体验的,越是能够刚才我说的把所有问题都抽象化的人,越适合做精神分析。另外好像我在视频里也说过,太聪明的人不适合做精神分析,像我这样智力中等的人比较适合搞精神分析。为什么呢,因为太聪明人他是大脑皮层在干这些事情,而精神分析是要把大脑皮层和大脑皮层下面的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连起来一起搞的这样一门学问。如果刚才这个话再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仅仅玩智力是不够的,要全身心的玩,这样的人才适合搞精神分析。当然了还需要说一下不是一个标准就是表示“你如果能搞它就是高大上就是了不起,不能够搞它就贬低了就是傻子”,不是这样子的。刚才我们已经说过对不对,真正的智力非常高的人可以搞更重要的事情,比如说:干国家主席啊国务院总理啊等等等等,而没有必要搞精神分析这个在现实层面相对来说活动范围还是比较狭窄的这么一门学问。我但愿回答了你的问题。
学员2:
佛教有没有研究?
曾:我对佛教真的是谈不上研究,只不过是读过一些佛教的科普读物,然后在自己有一段时间面临一些心理的危机的时候,我背诵过金刚经,然后有好多的关于佛教的东西都是跟马宏伟这些人混的时候剽学了一些东西,但是这些真的算不上专门研究。但是,我也知道一些佛教的一些基本的想法,如果要把佛教和精神分析做比较的话他们真的是有非常非常多的想通的地方。比如说,两个最大的特点,第一个呢就是佛教和精神分析在哲学范围都是决定论的。就是我们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跟过去我们的经历有关系,当然佛教的跨度更大,我们这一辈子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因为我们上一辈子做了做了什么,这在哲学上来说是叫决定论或者叫因果论。但是宏伟是在跟荣格他们那些学者在一起的,知道荣格学派认为这个世界上除了因果论以外还有别的一些相互的关系,最后他发明了一个词叫“共时性”。用“共时性”来说因果之外的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而且最近我读了一些关于量子力学的书,实际上很早以前我哥哥就跟我讲过量子力学的那些东西,因为他是北大物理系的博士,他的专业,他拿博士学位的论文就是关于基本粒子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拨中
另外我们可以看看这个世界上有多少过得不幸福的人,有多少性格方面有缺陷的人或者是他们取得了成功但是没有办法感受它们成功的人,我们就能看到精神分析有多重要了。我但愿回答了你的问题,但是还是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去年11月份也是在宏伟这开一个中国文化跟现代心理学关系的这样一个会议(小编提醒:全称叫做“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治疗论坛”,第四届正在筹备当中),然后我们在台上面(估计在做的很多人都来了)和包括
说清楚了?
有一个事情我也在很多场合说过,现在还要再说一下,就是我们中国以最漫长的文明史加上最多的人口数量,但是在最近两百年没有一样影响人类生活的创造发明是我们中国人搞出来的。就是有人举了两百个最近两百年对人类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那些创造发明,没有一个是我们搞出来的。大家知道精神分析会怎么解释这个吗?就是因为我们孝顺,所以我们不敢搞出新东西,所谓创造力是什么呢,创造力是——还是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我们对母亲基本满意但还是有不满意,那么不满意这个地方东西就变成了我以后要制造一个我百分之百满意的创造物的这样一个动力,但是在中国是不允许表达对母亲或父亲的愤怒或不满的,所以呢我们也不敢去创造一个弥补爸爸妈妈不好的那部分的创造物,这个我说清楚了吗,所以我们就不敢创造什么。知识真的是不太重要,圆周率你把它背到后面两百万位数或者是你读了多少书,然后像硬盘一样把这些书装在脑子里,这都不太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你不知道东西你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所以你没必要储存那么多东西,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创造力——你有没有搞出一点新东西带给我们力量,而这个跟精神分析有关,跟文化的反叛有关,跟我们对自己有多少了解有关系,这个真的是最重要的东西。
曾:还有谁有问题,或者是如果有人有跟我不一样的想法也是可以说出来的,我觉得把这个变成一个讨论或者辩论就比较好玩了。
学员3:
曾:这个说法是克莱因搞出来的,这个也算的上是她对人类了解自身做出的一个重要的贡献,一个叫抑郁位,但是这个抑郁跟我们所说的抑郁症的那个症状还不太一样。它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更加整合的、发展程度更高的、我们应该追求的这样一个精神状态;然后PS,P是()就是精神病的意思,S是分裂,就是偏执分裂连起来的一个状态。我再重复一遍更好的整合的健康的状态是抑郁状态,然后有病的状态就是PS状态,中文叫做偏执分裂状态,它分别对应于这样一个婴儿心理,是在婴儿跟妈妈的关系中间,它采取一种分裂的状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妈妈之所以让我现在肚子饿,还不给我奶吃,是因为妈妈是坏人,而我是好的。或者相反,我是坏的,妈妈是好的”,大家看出来分裂了吗,记住分裂在这个时候使用的时候是指:要么好要么坏,不可能又好又坏。比如有时候我们跟日本人的关系就搞得像分裂的状态:中国完全是好的,无辜的,被欺负的,而日本人呢全部都是妖魔。大家觉得中国人是不是会经常使用这样的防御机制。
中国过去的几十年里,因为某些运动就把中国人智力水平全部都拉低了,比如我们小时候读过的文学作品,里面要么是高大全的好人,要么就是一塌糊涂什么都不行的坏人,这实际上也是在使用分裂的、没有发育成熟的防御机制。但是如果我们读像后来的金庸的或者古龙他们那些书的话你会发现他们分裂的不是那么厉害,因为他会生动全面的描述这个人,这个人有好的地方也有弱的地方。
再回到偏执分裂,“我偏执性的分裂的认为:我和妈妈只有一个人好,另一个人是坏的”,这样的一个相应的行为就是:攻击。如果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他们就是认为这个世界是坏的,而我是无辜的,是受害者,所以他们会毫无内心冲突的攻击社会,而且比较奇怪的是这种人比较有女人缘,有好多女人就喜欢这样的坚定性,我不知道是不是在座的女人也喜欢这样的坚定性,反正我对这一点是有点不太能理解,因为这种明显的有病性的行为为什么会有诱惑力呢?如果一定要理解的话有可能是这样的:在我作为一个女人内心有很多冲突的时候,另外一个没有内心冲突的人跟我在一起时觉得他可以把我的内心冲突搞定,这个说清楚了吗,就是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会忘记自己跟自己打架的痛苦,而一味的跟他一起来反抗这个社会来平复内心的创伤,我的解释是这样的。
我们再来看抑郁。在孩子不能被妈妈满足的时候,他把妈妈的乳头咬了一口,这个又回到了刚才第一个问题上,就是我说的这些语言大家都从象征性层面上来理解,也可以是把妈妈的乳头咬了一口,也可以是对爸爸妈妈大喊大叫了,也可以是蹬了妈妈的肚子一脚都可以,但是最象征最有代表性的说法还是婴儿咬了妈妈以后,然后他开始觉得:我毁坏了我爱的人和我让爱我的人不爱我了,所以他开始自责,看到没有,内疚易产生和抑郁如影随形。大家看到这个状态是既能向外攻击又能够收的回来的这样一个状态,这就是健康的人格状态,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那种一味的攻击永远不会有内疚自责这个状态有非常非常不一样。我们甚至可以笼统的说,当一个人发展到抑郁状态的那个内疚状态的时候,他的人格已经发展到了最高水平。所以我甚至把它用到生活中——这差不多是个江湖经验了——会非常害怕那种没有内疚感的人,同时也羡慕他们,就是他们从来不跟自己过不去,永远都是一致对外,我觉得这种人活得比我舒服多了,但是要把我的人格降低到这样的发展水平这又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比如把我无辜的送到牢里面坐个10年,我估计就会被治疗成PS状态了。就是从现在抑郁啊爱喝点酒没让自己兴奋一点到那个状态(小编听得模糊的),那可能要受非常非常多的创伤,我们对来访者的目标也是这样的:要把来访者从PS状态治到抑郁状态,这基本上就好了对不对。
我刚才只不过简单的描述了一下PS和抑郁状态的不一样,但是实际上关于这个描述我估计可能讲两个6个小时都讲不完,你可以去读一读克莱因的书,专门描述这两个状态非常细腻的东西。而且读克莱因或其他的老师的书的时候你真的觉得非常有快感,因为他们真的是把人内心的东西描述的太清楚了,尤其精神分析拉了那么多人下水的原因就是读它真的会有快感。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