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自体心理学治疗的技术就是共情;共情在自体是一种基本技术。
自体心理治疗,工作重点是共情
弗洛伊德基本假设强调中立;中立是共情相对立的一方。
深度共情,共情人性,真实非迎合。
如果要是共情的时候,共情达到深度共情的时候,实际上是共情人性。共情人性最重要的是真实的、不是迎合。
共情意味着可以超越自己。共情意味着一个人超越自己,关注体验,了解另一个人。共情不用想,到时候我们的语言或眼神就出来了。共情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边界去理解另一个人。
深度共情的技术是超越的一种境界,以及缺少治疗者的信任。把自己放开,听对方说,自己变成对方,理解对方表达的东西,用自己语言表达给他听,对方感觉到我们了解他,这是基本的共情。
共情,在自体心理学,用镜映表示。镜映,像镜子一样回应。其中包含情感成分,像镜子回应,并包含情感成分。
深度共情意味着可以超越自己的边界,可以听对方说,进入对方的世界去感觉他表达的东西,并用我们的语言去表达给对方听,如果对方感觉你听懂了他,那就是深度共情,即达到一种“镜影”的效果。让原始的夸大的自己重新被激活。
不要忘记啦往往每个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可以治疗个案或者来访者,但是有的时候无法自愈自己。
早年,我想什么爸妈都知道,我想干什么爸妈都知道。治疗师是无所不能的。在治疗师面前,治疗师能完全了解我,无所不能,理想化的夸大,会被激活,激活早年,出生到三岁前,小孩无所不能的夸大。从出生到3岁之前无所不能的给激活。在镜映过程中,来访者出现时,咨询师关注来访者情感,说的话不重要,话中包含的情绪最重要。
无所不能的,全能的自我被激活。治疗师关注的是情感,而非语言。
孩子看镜子,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像是妈妈看到的自己。
什么是理解,你不说话的理解是最高的理解。沉默时候的理解,是最高境界的理解。
我们对神经症进不去,是因为我们缺乏共情。我们理解一个人,把他所表达的说的东西,用我们自己的语言说给他听。他感觉到我们理解他了,这就是共情。
共情是自体心理学的基本技术。自体心理学的共情是用镜映。镜映是像镜子一相回映,并且有情感的成分。
把原始地夸大自己,在治疗中重新被激活。早年爸爸妈妈对孩子充分地抱持、充分地,孩子看到妈妈的眼睛,好像能够看到自己一样。镜映是共情的基础。镜映里面包括了情感的成分。治疗师像镜子一样,这里面包括了情感的成分。他感觉到治疗师理解了自己。
他早年的一个什么东西被激活了:我想的什么,爸爸妈妈都知道;我干什么,爸爸妈妈都知道。治疗师能够完全地理解我、治疗师是无所不能的。理想化、夸大的东西就被激活了。从出生到3岁之前,那个原始的无所不能被夸大了。
治疗师关注的是对方的情感而不是语言、话里面包括的情绪最重要的。病人边哭、边说,听不清楚不用问。因为一问他就觉得你不理解他。你只要听就行了。治疗师像镜子一样回映。孩子好像看到了妈妈的眼神一样,现在看治疗师给自己回应的时候,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
经验有四个层面:躯体的感觉、情绪的体验、象征的东西、语言的共鸣。
贴近经验的理解,紧靠在来访者的主观体验中,不管话真假与否,聚焦到身体感受上。最主要是腹部和胸部感受头部感受。胸部感受最厉害,呼吸、胸口有压,有堵感觉。
贴近经验的理解:要问他身体的感觉,胸部和头部感觉,然后是情绪的体验,胸口堵像拳头大小的血块,还是像拳头大小棉花块的堵,气流不畅通。
象征性,棉花团多厚,什么颜色。
言语共鸣
贴近经验理解,一般是感受身体的感觉,充当无所不能的理想的父母。身体感觉背后的欲望是什么,身体感觉背后的愤怒。
自恋型神经症不会表达,或者转圈子。
精神分析的躯体化、精神化、情绪化、语言化。
自体的共情的两种方式、两个操作阶段、就是这四个方面:躯体的感觉、情绪的体验、象征的东西、语言的共鸣。
第一阶段:贴近经验的理解:
浸泡在来访者的主观经验中,获得的理解。不管他说的话的真和假,一定要是他的身体的感受和感觉。
身体的感受最主要的是腹部、胸部、头部的感受。胸部是最厉害的,因为呼吸往往都是胸口有压的感觉、有棉花团的感觉、有堵的感觉,往往是胸部。小腹、肚子,肚脐上下。再一个头部的感觉。
贴近经验的理解:浸泡在来访者的主观经验中,一定要问他身体的感觉。胸部和头部的感觉。他捂着胸口一定要问他:你胸口什么感觉。
再一个情绪的体验:胸口堵得慌。像一个什么?像一个拳头大小的铁部或是棉花团一样?这样就有情绪了。气流不畅通了。就这样的来往里面深入。
第二个阶段,远离经验的诠释
再一个情绪的体验:胸口堵得慌。像一个什么?像一个拳头大小的铁部或是棉花团一样?这样就有情绪了。气流不畅通了。就这样的来往里面深入。
象征的东西:这个棉花团多厚?是什么颜色?棉花团是很重、很轻?
语言的共鸣:贴近经验的理解达不到。贴近经验的理解一般来说就是感觉。充当一个无所不能的理想化的父母。要当一个好妈妈、好乳fang。完全和他共情、贴近经验的理解。目的是共情他身体感觉背后的愤怒的一部分。特别是愤怒的背后的欲望是什么。对于自恋性神经症来说,他不会表达愤怒、他只能转圈子、他只能说不知道、他只能说无意义。他不说。
他不说话沉默、像小毛驴找碾子一样:转圈。我们往往容易上他的圈,你被忽悠进去、你感觉很无力。
所以科忽特说:自体怎么做?一定要贴近共情,让来访者感觉被解决。是找到身体的感觉,头部、胸部的感觉、找出背后的愤怒、还要找出背后的欲望是什么?
只有理解了,才能远离;只有远离了,才能悬浮,才能看到,诠释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远离经验的诠释才有效用。
诠释不是一种加深的理解,而是让来访者知道在心灵深处的真正的分享与关怀。
经典精神分析——憋死你,直到移情出来,然后修通;
客体关系治疗——抱持,通过看你和我的关系来看你与父母的关系,及你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
自体心理治疗——当病人的眼神开始对视时,开始贴近病人的经验,用言语去描述病人的经验说话,并远离经验来诠释。让病人感受到被理解。
对于自恋性神经症来说,他不会表达愤怒、他只能转圈子、他只能说不知道、他只能说无意义。他不说话沉默、像小毛驴找碾子一样:转圈。我们往往容易上他的圈,你被忽悠进去、你感觉很无力。
早年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怎么样?科忽特的诠释一定是走到来访者的层面、一定是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感觉。主要的目的是修补自己的整体感。因为对于自恋性神经症来说,他的自体是破碎的。我们和他共情是让他有感觉。他感觉头Mengmeng的感觉。
他感觉头Mengmeng的感觉。是左半边还是右半边,是多大?他自己有感觉了、他的自我就会出来。来访者感觉自己被理解。
这种修补要修补很长时间。修补到一定程度,咱们再解决才有用。一开始就诠释他的早年,如果用古典的精神分析和客体精神分析,他不喜欢。我们用自体,我们跟他共情、贴近经验的理解、远离经验的诠释。诠释还不是来者的早年,这个时候才给他解释,才有用。
诠释一般不用,等于果子熟了,才解决。诠释一般不用,等于完全好像他其他上修通了一样的,我们才解释。
在没有修通之后,不断地修补、成千上万次的修补,他找以自己的感觉。好像果子熟了,我们才解释、才有用。解释不是加深理解,而是让来访者知道:在心灵深处的分享与关怀。
共情不正确是治疗师给予的恰好的挫折。
像对待婴儿一样对待来访者
这个是一个远离经验的诠释。怎么经验远离?经验远离,与古典精神分析的经验悬浮差不多。远离了,才能达到悬浮。理解了很多,好像是经验远离了,我们才能看到:他自己的愤怒,好像摆在桌子上,我们两个人都可以看到:病人说了话,治疗师反应。治疗师说了,病人反应。这是远离。
这是远离经验的诠释。之后才把这些东西呈现,这个时候才可以远离他。
怎么做的?治疗师和病人互动,治疗师把刚才发生的呈现出来。然后把前多少次、二十次的部分找出来看。看完了之后,然后才可以诠释。
理解和诠释,要很长时间。如果不够长,就开始诠释,那就不是诠释,就是精神分析。现在连动力性假设也没有了,完全是共情。共情包括一是理解,二是诠释。
如果要达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诠释的话,诠释是瞬间完成的。不需要那么多的费话来谈。瞬间一下就完成的话,就可以让治疗师诠释。
治疗师是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就可以让治疗师可以深入到病人、来访者的心灵深处。“这个治疗师真的是分享了自己的爱恨情仇”,感觉到治疗师在关怀自己。治疗师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并且会给病人有一种恰好的挫折。这个挫折不是专门给他的,而是无意的。
共情的两种方式、两个阶段:贴近经验的理解、远离经验的诠释。这个今晚讲的核心的部分。要很长时间,真的能贴近病人的经验理解他,好像和罗杰斯的初级共情和高级共情一样,好像是差不多。但是不是一样:初级共情和高级共情,只是一种理念,不太好操作。
这个是贴近感觉,找感觉背后的愤怒或欲望。贴近的经验理解足够多的时候,不断地修复他的自体感,整体一致的时候就达到诠释。但这个诠释和理解是一块来。
理解的诠释在自体修复之后,瞬间就完成了。
这就是共情的两种方式、两个阶段。
治疗师一定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四、具体临床怎么做?
克来茵做了,科忽特拿来用。科忽特要外出去开国际精神分析大会,病人就沉默了,不说话。
如果是经典的精神分析,中立、节制、匿名:你不说,我也不说。把你憋死。病人就爆发了,要不就正移情或负移情。病人就爆发了:我给你钱,你还不说话。你开会……。
自体心理治疗是抱持、接纳、澄清、内视。“刚才我说要去开国际大会,你没说、你看了我一看。你还不说,你在抠你的指头。”他抱持、容纳了,再内视你和我什么关系。看来访者和治疗师是什么关系,你就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你和别人的关系,你就可以看到你早年你和爸爸妈妈的关系。
一对接:哦,原来我是这样一种关系模式。自体用的是共情,一个是理解、一个是诠释。
科忽特要外出去开国际精神分析大会,看病人的眼神,说“我说取消了下次的约会。好像改变了你对我的看法,你以前对我美好的温暖的感觉,现在变成了冷的、坏的感觉。你现在感觉到愤怒、想把我撕成碎片。治疗师以偏移共情达到共情。
自体,无论你是什么东西,边界打破、跟你一块玩、理解你、贴近病人的经验进行理解、从他的角度来理解。
这样做是干嘛呢?不断地让病人感觉到自体的存在、自体的整体感的存在。自体是焦虑还是愉悦的。身体一定有感觉,治疗师站在病人的角度来理解他。
五、恰好的挫折
共情不足。共情不足是对病人的治疗。因为我们治疗师,再给病人共情,不能达到100%的正确共情。过度共情或是共情不到,这带到治疗情境中对于治疗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什么?
客体关系的好妈妈,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不要太好。有恰好的挫折。妈妈偶尔地失误一下,对孩子好。
对于自体心理治疗师来说,对病人一定有共情不到、共情过度。它带到治疗情境中,对治疗起决定的作用。
是无所不能。慢慢地看到:治疗师自己也有的时候会共情过度或共情不正确。他感觉到:治疗师,他的自体是完整的。他并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一个理解化的。
父母一样,为什么他出问题?就是因为他早年的时候,他把爸爸妈妈幻想成无所不能的原始的理想化的父母,一直达不到。他现在找治疗师,把治疗也投射成“原始的无所不能。”但治疗师这个时候共情不到,就出现了一个恰好的挫折。
温妮科特,是自体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提出恰好的挫折,足够好的妈妈。充当病人理想化的父母。看到病人上楼,病人敲门第一声的时候或是马上要进门的时候,就开门。无所不能的妈妈。病人想喝水,就给病人倒过来了。“我想喝水就倒过来了。一个好妈妈。”一咳嗽,马上纸巾就递到手里面。是这样共情的,不用语言。
不能共情,忘了病人。病人敲门了,“哦,你忘了,我照样,感觉到自己的一种愤怒或是情绪。”成千上万的自体感、恰好的挫折,病人就找到了一种自体感。
自体感就产生了。病人可以体验到真实的自己:治疗师也不是无所不能的、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治疗的恰好的挫折不是故意的,是无意的。而然所犯的非共情、给病人挫折来治疗病人的。
我们反思的时候,一定没做好。哪句话没说好,我们就那样做了,不一定对病人没帮助。不说话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1、无意识所犯的错误反而起到了治疗的作用。
有一次我说对学员说:你这个时候不共情,就是最好的共情。他在跟别人谈的时候,我打断他啦。有的时候,我们无意地犯的错误是很好玩的,就成了治疗的工具。治疗师也是人,会说一些不够共情。初级的治疗师,一般容易过度共情,更不能达到心灵深处分享的光彩。心灵深度的分享与关怀是不说话的。恰好的共情对治疗起了决定作用。
2、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结合点
自体心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自体心理学是经典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的结合点。
推荐书:科忽科:《自体的分析》科胡特自己对自己的分析。
1)自体心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实际上就是用自体心理学把自恋神经症解决掉。如果用古典精神分析,解决不了。自体心理学可以用到移情神经症。
2)自体心理学是经典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的结合点。操作性很强、理解和诠释很强。
答疑:
1、精神分析治疗还是古典精神分析用得比较多。分析病人的梦,简单问题就解决了。古典精神分析加客体关系就解决了。
自体心理学主要是针对自恋神经症,别的做不了。但是如果是边缘障碍和人格障碍,这三个都要用上。只能让病人活下去、不死,就能够帮助病人。
自体心理学的主要精髓是共情。自体心理学主要针对不能移情的自恋神经症。
自体心理学主要精髓就是共情,是它基本用处。主要是用在不能够移情的自恋神经症来做的。封闭自己、感觉到自己很厉害、非现实性的。如果要是投入到某一个专业或是某一个领域里面,他会走得很快、特别有成就。
它有现实性但如果生活过得一团糟,就用自体心理学的共情来做,其他方法都是进入不了的。其他的病情和病症都这样用这个来说。操作很简单,只要一步一步来做就行了。
2、自体心理学只对自恋障碍有效吗?
对所有的都是可以做的。有的自体心理学做广告:自体心理学可以替代其他精神分析。实际上是替代不了的。因为每一种都有它的特长、可以综合。自恋障碍达到自恋神经症、人格障碍,如果是自恋,就用自体心理学来做。
3、老师,可用于抑郁症吗?
当然是可以用于治疗抑郁症,因为抑郁症认为没有人能理解他。一般是让他先吃药,不要想着用一种方法处理所有的问题,这个人就太自恋了。有非现实性。什么人都想帮助,这个人就是一种自恋障碍。
我们实际上是能量很低的。自体心理学治疗的基本技术,我们是用自己无意识犯的不能共情、过度共情,让病人看到,这样才能对病人起决定性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