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石家庄心理咨询”."河北省心理咨询”."石家庄心理咨询机构”.“石家庄心理咨询中心”."石家庄心理治疗".”河北心理咨询“.”河北心理咨询中心“.”河北心理咨询机构“.“石家庄心理医生”.“石家庄心理”.“石家庄德中心理”.“石家庄心理实习”.“石家庄心理督导”.“个人体验”.“个人分析”.
心理咨询设置及打破设置的意义
亲爱的朋友,
初学心理咨询的时候,我们就要了解,心理咨询必须要有严格的设置,最基本的比如地点、时长、频率、收费,比如不允许提供给来访者任何私人联系方式。一切设置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促进来访者的改善,促进咨询效果。
比如地点,安全、固定、隐私性良好的场所会给来访者稳定、安全的感觉。心理咨询中心则会增强心理咨询师在来访者心中的专业性,促进咨询效果。
比如频率,适当、固定的频率,有助于来访者与咨询师建立咨询关系,保持咨询效果的连续性和最大化。
比如时长,适合来访者和咨询师双方的注意力有效集中的时长设置,可以推动来访者与咨询师在有效的时间内沟通重要的内容,增强咨询效果。
比如收费,收费相当于来访者与咨询师建立了正式的契约关系,以免咨询变得随意;按照咨询师公开的价格付费咨询可以展现来访者希望改变的动力;来访者也不会因为咨询师特意为他减免费用而产生亏欠咨询师的心理、自卑感,也就不会压抑咨询中出现的不满或愤怒,有利于咨询进程。
比如不允许提供给来访者任何私人联系方式,这可以提供给来访者更多独立应对问题的机会,增强来访者的独立性,减少对咨询师的依赖。
这些设置也有助于保护咨询师的正当权益。毕竟咨询师也是人,饿了也得吃饭,挨打也会疼。对于心理咨询师而言,心理咨询中心是相对安全的场所。另外,严格的咨询设置也有助于保证咨询师正常的私人生活,避免出现来访者突然到家串门啦、来访者半夜来电啦等情况出现,保证咨询师的身心能够得到充分恢复,继续以充沛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帮助来访者的工作中。
目前在中国,比较广为人知的常规基本咨询设置是这样的:
地点:心理咨询中心
时长:50分钟
频率:每周一次
其实还有些其他形式的基本咨询设置是这样的:
地点:心理咨询中心
时长:不同对象或不同疗法的咨询时长有所差异:比如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来访者咨询,需要将咨询时间缩短为20-30分钟;而在婚姻家庭咨询或团体咨询时,一般多为90-120分钟。(引自网络)
频率:经典精神分析咨询频率通常是每周咨询四至五次,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或其他形式的个体咨询目前以每周一次或每周两次的设置比较普遍,团体咨询常一周一次,家庭咨询中也有二周一次或一月一次的设置。比较而言,一周二次每次50分钟咨询比每周一次100分钟的咨询效果要更好。(引自网络)
无论何种形式的设置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咨询效果,促进来访者的改善。
个人认为常规的50分钟、每周一次的咨询设置相对比较适合于学校里的个体咨询。比如我在高校中通常遵循的是这个设置。不过遇到咨询末尾来访者情感爆发或者高校情侣双双来做伴侣咨询或者有父母从外地赶过来做家庭治疗的话,我愿意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他们延长咨询。这意味着突破设置。那为什么要突破设置?同样也是为了促进咨询效果,促进来访者的改善。
比如地点:心理咨询中心的确有前面提及的种种好处,但是如果一个来访者行动不便又出现严重心理困扰,难道我们能忍心严格遵循不出诊的设置而拒绝去他家为他进行心理帮助吗?如果一个对心理咨询异常排斥的人却情绪低落、了无生趣,难道我们能忍心拒绝他的家人恳请我们暂时隐瞒我们的咨询师身份,换一个场处为他进行心理咨询的请求吗?(当年曾遇到这样的请求,我拒绝了,但只要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地自责!后来反思,假如在专业场所进行咨询预计可以达到100分的效果,在其他场所只能达到50分的效果,是否就应拒绝在其他场所为来访者咨询?拒绝就意味着0分,没有任何效果。而你拒绝给予的你认为可能只会是50分的帮助,对于求助者而言,可能却极重要、极难得呢?突然联想到,在医院之外遇到紧急状况,医生是否需要治病救人?)
比如时长,很多朋友在别处咨询回来多少会流露一些怨念,作为很多深受困扰、期待更高的来访者,50分钟描述自己的困扰都嫌不够,可还是期待咨询师多说些什么,但往往都是他们自己说了很多,咨询师却没说什么,我只好笑着打趣,你们给咨询师说话的时间了吗?不过看起来“嗯、啊、这是”并不能总是带给他们很好的感受(当然,“嗯、啊、这是”如果是罗杰斯老先生或者刘宝瑞老先生说,效果多半会不一样)。而不好的感受是来访者放弃帮助的重要原因。出现这种问题可能涉及时长,也可能涉及专业水平,可能涉及其他。在我现在只是站在大师们的肩膀上,距离成为大师当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了咨询效果,暂时只好先从时长角度讨论。其实即使我的设置通常是90分钟,相对于来访者,我的话仍然不多。但是这多设定的半小时,会让来访者每次得以充分的自由联想和表达,让我得以更好贴着来访者,对他的状况或变化有机会进行更为完整的梳理和干预,让来访者每次有机会有更多一点的收获。从这个角度,我会建议来访者选择每次90分钟。但是如果来访者的身体状况不佳,或者因抑郁情绪导致精力疲乏,或者有其他现实因素,那就需要建议他们缩短每次咨询时长甚至减少咨询频率。当然,最终的选择权在来访者。不过过分强烈期待来访者每次有收获,也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比如频率,比如在咨询初期,来访者处于慌乱迷茫之巅,他希望每周多见你几次,一次多见你一会儿,我们真的就忍心为了遵循设置、维护专业形象,而拒绝来访者的请求吗?比如约定一周一次,但是来访者突然遭遇巨大冲击,想要临时增加一次咨询,你确定不是危机吗?你确定不会演变为危机吗?你确定她不需要你的安慰和鼓励吗?你确定这样对来访者最好吗?咨询师应该像足够好的父母,我们先要允许来访者依赖我们,然后再试着慢慢放手,只有他知道当他觉察到危险的时候,我们仍然会张开双臂允许他回来,只有他知道我们一直都在,他才会更有信心向奔向远方。
比如收费,很赞同精神分析泰斗李鸣老师说的,这个费不仅仅指金钱,还包括时间、体力、精力。降价必然破坏专业性,破坏咨询效果。对于家庭经济状况极其糟糕的来访者,你也必须要让来访者为了他获得的改善付出一定的代价才可以。同时,在保证咨询师饿不死的基础上,你只要让来访者为了他获得的改善付出一定的代价就可以。在接待社会个案的时候,偶尔我会给个别家庭经济状况极其不佳的学生来访者降低费用,前提是我确定他知情同意,确定他不会因此而增加自卑或者感到受到侵犯而愤怒!这么干其实还是要顶着破坏行规的大鸭梨的,因为心理咨询和那些有形的商品一样, 都是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搞得好像价格战是绝对损人不利己的。因此对于有收入来源的人我很少做这样的安排,因为我不太确定他们是否会因此而产生更多消极的思考。并且我也不确定他会否用应该付给我的报酬去下馆子,或者看电影、买包包,这涉及的是很重要的咨询动力的问题,说明可能他想改善的动力还不足,而咨询动力是来访者的状态能够有所改善的基础。(怎么又突然之间联想到那个关于乞丐怒斥施主拿本“应该”施舍给自己的钱去养家小的故事,挠头……)。
在高校你突破常规设置很少会遭到质疑,因为你不可能做出巨大的突破,也完全没有额外物质上的回报。但是当你接待社会个案的时候,你就要考虑,你是否愿意冒着被人质疑你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的风险去突破常规设置。如果你敢并且愿意,那么我相信你做这个决定的确真心是从来访者的角度考虑。
无论设置是常规的还是非常规的,咨询双方商定下来了就需要遵循。但无论你严格遵循设置,或者必要时打破设置,只要你是为了来访者,只要咨询情景更有助于来访者,有助于引发来访者呈现他的困扰,有助于引导来访者探索和处理他的困扰,就是好的。
助人应该是心理咨询设置的终极意义,是设置的本质所在。我们应坚持的是本质而非形式。从这个角度说,必要时打破设置也是一种设置。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