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单位开始时,是合为一体,即是自体与客体不分的,这叫做未分化。早期的客体关系中,自体与客体不分,就是说婴儿分不清自己与母亲,对他来说,母亲的乳头跟自己的手指头没有什么区别。有时候,婴儿吮自己的手指头,也会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就像是吮吸母亲的乳头一样。对他来说,母亲就是他的一部分。他的有些愿望可以通过母亲的行动来实现,得到满足。尿布湿了,不舒服,母亲会替他换掉,他就舒服了。不光这个,他想要的,母亲都会满足他,肚子饿了,会给他喂奶,身体冷了则会给他衣服穿。所以,对他来说,母亲就是他自己,是他一体而不分的。
以上说的,就是早期的客体关系。
早期的客体关系,就是成人社会里成熟的人际关系邹型。个体后来那成熟的人际关系,就是基于那早期的客体关系发展而来的。这样的发展过程,有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部分客体关系。这个阶段,婴儿认知发展还处于感觉阶段,没有知觉。因为没有知觉,对他来说,外部世界不是一个整体,是支离破碎,一块一块分开的。母亲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由头部、双手、眼睛、乳房,还有声音、气味生拼硬凑而成的。婴儿跟母亲身上这些每一个“构件”都能形成客体关系,这些所有的客体单位在他的认知里,都是零乱地存在着,各自为政,没有整合成一个整体。这种对象身上的某个部分跟自体构成的客体关系,叫做部分客体关系。
第二阶段,分裂。随着经验积累,婴儿的知觉会慢慢形成。比如说,给他一个玩具,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孩子看到这个玩具,圆型的,红色的,拿在手里有点沉,摆动一下它还会发声。这形状,这颜色,这感觉,还有这声音,他都以为是孤立的。由于这玩具备这么多孤立的特点,平时一动它,却会有声音,这样不断地玩不断地有声音,会形成条件反射。过程中,他会不断地辨识,玩多了,这样的认知会有个质变,然后他会明白这个玩具有这么多的特点,这么多的特点集中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玩具。知觉就这样形成了。自体知觉形成,意味着一个完整的客体独立于自体之外存在于三维空间中。这一阶段的知觉形成,主要靠情感联结。就是说,婴儿尚未按客体本身各特点加以整合之前,有个情感联结过程。有些客体以及跟这样客体的联结过程,让自体感受到舒服,有个舒适感,产生爱,而有些却是让他感受不舒服,产生恨。这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情感反应,既是个体在感知觉形成出情感出现的心理机制,也是自体之外完整客体的形成机制。反过来,客体则在不同的情感体验划分不同的关系:令他舒服的、有爱的客体关系,以及令他不舒服的、有恨的客体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自体的情感体验也有分化,进而促进了客体分化,即被划分为好客体关系与坏客体关系。婴儿与这母亲间完整客体关系建立也有这样的一形成过程。在整体的母亲客体形成之前,他会按照情感感的好坏,把母亲身上的各碎片——就像是那个玩具上的各特点——分别组成好母亲与坏母亲。好母亲会给喂食、换尿布,还唱摇篮曲。如果喂食时让孩子呛着了,尿布湿了没有及时换,还有不给他唱摇篮曲,就是一个坏母亲。
在客体形成过程中,这一阶段非常关键。客体关系理论把这过程称为分裂,就是说分裂成“好的”与“坏的”两部分客体。本来母亲是一个整体,可被自体验为两个母亲,好母亲与坏母亲。从意义上可以理解,其实把这样的过程称为分裂是不对的。分裂是一个整体裂成二半,而这一阶段却是相反的进程,真正发生的是许多的碎片组装成两大块。这是从碎片到完整自体形成中,虽未完成,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客体被自体感知成好与坏两大块,这个过程中,自体的情感上会有这样的体验:好的绝对好,坏的绝对坏,没有中间状态。同时,客体与自体两者之间尚未完成分化,自体与客体之间会有一些纠缠不清,还是人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际界限不清。通常人们所说的客体关系,就是这一阶段的客体关系,提到的客体关系中的相关问题,就是这一阶段的客体关系中的问题。比如说边缘性人格障碍,如果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就是说他跟别人关系不成熟。不成熟表现在哪里?一个是你我不分,一个是好坏分得太清。这样的“不分”与“分得太清”,所指的就是这一阶段的客体关系。
第三阶段,分离-个体化。原先分裂的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同时,自体与客体分开,不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际界限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其实就是马勒所说的六到三十六个月的分离—个体化阶段。相当于大约到三岁,完成自体与客体的分离,但此事好与坏还是分裂的。
第四阶段,整合。分裂而成的“好的”与“坏的”,开始融合。起先,婴儿发现母亲有好的与坏的之分,有时好,有时坏,是两个母亲。后来,他发现,其实这母亲有时好有时坏,其实只是一个母亲。所以,他开始在自己的认知里把好母亲与坏母亲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母亲。
在这阶段,客体整合,合二为一,可是一个结果却是情感上的矛盾,就是情感上还无法整合。原先的好母亲让他适应,让他喜欢;坏母亲让他不舒服,让他讨厌。那个时候,因为是两个母亲,好与坏两种情感可以分别指向两个母亲,不矛盾。如今,两个母亲合二为一了,情感却还是分裂,无法整合,这个母亲既让人喜欢又让人讨厌,心理冲突难解。
第五阶段,两种矛盾的情感,也开始整合,内心冲突随之消失。这个时候,婴儿心理开始明白,这个母亲不怎么好,也不怎么坏。在他的认知,好与坏既对立又统一,是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
到了这第五个阶段,客体与自体的关系,情感纠结弱化,两者只有轻微的联结。在此前的四个阶段,客体与自体情感联结过于紧密,那意味着自体内心情感矛盾十分难解,理不清。
到了这第五个阶段,婴儿已是知道母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是个整体。这里开始,他对母亲的情感联结变得清晰起来,对母亲既不会很爱又不会很恨,已是一种淡淡的情感体验。
人在恋爱时,其心理也会退行到客体关系的第一阶段,即部分客体关系阶段。异性间为什么会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其实就是把对方分割成碎片,捡起其中自己喜欢的那些,然后就喜欢上那个人,这叫做以偏概全。比如说,看到那个某个表情特别温柔,或者喜欢上他讲过的某句话,触动了他内心的某个结就喜欢上她。这些就是捡起碎片,爱上对方,都是部分客体关系。爱上之后,情感联结加强,甚至爱得死去活来,两人关系走得过近,这个时候,会发现对方有些方面很好,有些方面很让人受不了。既爱又恨,开始情感纠结。分开想念,不断想到对方的好,甚至会是朝思暮想的;相聚时,即是看到对方的缺点,很是不爽,甚至争吵不断。这叫矛盾性依恋,或者说病态依恋,其极致是乱对共生。这是情感关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客体关系的第二个阶段。关系继续发展,两人距离慢慢拉开,情感变淡,爱与恨开始淡化,两个独立的个体之间有了比较清晰的边界。接下来的关系发展,要么结婚,要么分手。关系进入第三阶段,也是客体关系的第三个阶段。
客体关系理论最早由克莱茵提出。她在观察婴儿的时候发现,婴儿把母亲分成好母亲与坏母亲,就是分裂成好客体与坏客体。这是客体关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说明克莱茵是先看到第二个阶段,而没有发现第一个阶段的。
客体分裂之后如何发展,跟着克莱茵的有很多理论,各有各的说法。
克莱茵认为,人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所以把好客体保留下来,而把坏客体排除出去。由于客体关系未分化,婴儿与母亲还是一体,会把坏母亲排到陌生身上。结果是妈妈就是好客体,陌生人就是坏客体。在客体发展过程中,这是一个阶段,克莱茵把这一阶段称为分裂(偏执)相。外边的世界很无奈,就是这一阶段的情感体验。
处于分裂(偏执)相阶段,自体会把自己拥有的事物当成好的;而把别人的、不太熟悉的、别人拥有的事物当成不好的。现在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利用孩子心理,把其内心的分裂(偏执)相激发出来。
第二个阶段,好母亲与坏母亲开始整合。整合过程中,情感冲突不断,一会儿让他觉得母亲好,一会儿让他觉得母亲不好,对母亲既爱又恨的。因为这阶段客体与自体不分,母亲坏意味着自己坏,因为自己跟母亲一体。如果承认母亲坏,那就有个坏自体,所以他会内疚、自责、抑郁。就是这个原因,克莱茵把这一阶段称为抑郁相。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如遇挫折,通常就有上面的这些情感反应。比如一个人失恋了,有些人会指责对方,就是“你不好”,而有些人却是说都是“我不好”。如有些人跟别人相争,有些人会觉得是“你不好”,这是分裂(偏执)相;而有些人则是说“你不好”,这是抑郁相。即使是别人不好,跟他吵架,架不过别人,也是“我不好”,因为吵不赢,吵输了,自然是自己不好了。不管是“你不好”还是“我不好”,其实都是因为负面情绪,它指向别人,是偏执,指向自己,就是抑郁。像那些偏执性精神病人,那负面情绪会有被害妄想,指向自己则是抑郁。还有,抑郁症病人的自罪感,就是负面情绪指向自己的结果。
客体关系未分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也算是早期的心理防御机制。像分裂、投射,都是早期的心理防御机制,投射性认同也是。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