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喜晶晶
你不是第一次当宝宝
而我不想继续当你父母
市面上有很多自助书籍,教人们如何经营亲密关系,比如:
——要放下
——要接纳
——要坦诚跟对方交流
——要收回自己的期待
……
这些书籍如同武侠秘籍,看完了,你准备练手,但接下来可能发现:
一. 无从开招!学了108式,看到对方时,不知该从哪式开始,比划半天,都不得其门而入,完全没法上道。
二. 开招了,没过三招,对方就把你带偏,陷入以往的状态,你们开始互相指责、嫌弃,像两只刺猬,互相用自己的刺拼命的扎着对方,最后两人累得满头大汗。或者互不理睬,继续开启谁先说话谁就输了的游戏。
你可能困惑,这些书据说反馈效果很好。
为什么你就收效甚微、举步维艰呢?
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
你可能情不自禁的怀疑人生——难道是我没看懂?
我们来做一种假设,有没有可能,这里面漏了关键的一步——对关系双方的状态评估。
我们说经营,是一种谈判桌上的平等交换。
而人和人的关系中,存在平等交换的前提是,双方都有一定的心智发展——通人情、讲道理、体悟得了别人、反省得了自己,理解和感受过人性的喜怒哀乐悲。(基本水平,不用太高,也不用开悟)
然而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精神世界,有的人并没有发展到可以“交换”的阶段;
有的人也许发展到了,然而可能亲密关系中,创伤被激活,又退行回到当初那个——希望被无条件给予而不用付出——的幻想里。
我曾在微博里写过:
如果关系中一方心智发展较好,另一方心智程度较低,当心智发展较好的那方试图去经营关系,可能会发生什么?
可能就会如同你不小心在亚马逊丛林迷路了,你又饿又渴,这时你遇到一群原始部落的人,你试图向他们买东西填肚子。在文明社会,大家都是这么做的,用“买”,用交换的方式——我给你一个价值,你给我另一个价值。
但他们可能并不明白你想干嘛,也不知道你塞过来那几张货币是什么东西。可能会直接把你手里的货币接过去塞进嘴里吃掉,然后看看你身上有啥他们想要的,直接搜刮走。
然后你可能很不满意,提高声调试图跟他们讲规则——你们不能这样你知道吗?
他们看到你居然大吼大叫,可能直接把你捆起来,吊在了树上。
这样的关系,无法论对错。你并没有做错什么,对方也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你们不在同一套关系法则里生存。
有的人是可以平等的走到谈判桌前,交换关系中的种种资源和问题,我们把这种称之为可经营状态。
但有的人,他们更信奉物竞天择、谁强谁占上风。于是这样的人,可能是没办法去配合你的“经营”。
于是,我们在关系里,就需要先识别出、几种无法用来“经营”关系的人格状态。
1. 掠夺者
在关系中,他们的潜意识宗旨就是:
我要我要我要……
你得给、你得给、你得给……
掠夺者们,通常恰好还坐在个相对重要的位置(有一定身份、权力的位置,比如家族的家长)。
他们往往无法克制的滥用权力,尽情索要他们想要的一切——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在他们的概念中:我是坐在金字塔顶端,并且金字塔下面的人和东西,都是我的私有财产。如果我要什么,而你不给我,一定是你有问题。
这种单向的思维,不伴有对价返还的考虑。他们通常脾气暴躁,如果恰好身体强壮,还可能欺凌弱小。通常他们还有一套自成体系的逻辑,营造一种你给我你是应该的,我拿你的也是应该的——这样一种氛围。
2. 支配者
他们发出最多的声音是:
你要听我的……
你为什么不听我的……
早让你听我的你不听……
他们也非常热衷于观察你的所作所为,有没有服从他们的指挥。如果你没有按他们要求步骤来,他们将会变得焦虑,或者暴躁,甚至可能会开始攻击你,用各种看上去正确无比的教条来压制你。
他们看不到你作为人的单独存在,在他们的眼中,你更像他的一个手下,或者一个工人。在这样的关系里呆久了,你可能也会变得条件反射一般,总需要有个声音、有个命令来指挥你,仿佛是一个被植入程序的人形机器。
3. 优越者
他们是喋喋不休的指责爱好者,无论你做了什么,他们都可能鸡蛋里挑骨头的挑出问题来放大,不停的进行贬低。
甚或你什么都没做,但你依然会发现一个诡异的情况:
当一个优越者和你同在一个房间时,你站着是错,坐着是错,躺着是错,活着是错,死了还是错。
在一个玩“人踩人”的关系模式里,关系的核心是围绕“谁能踩了谁”这样的游戏进行的。没有人愿意被踩在脚下,于是大家在里面彼此扭打得不亦乐乎。通常,后进入的成员由于没有防范意识,且动手太慢,等反应过来时,已经不知道被对方踩了多少脚,莫名获得了一肚子的憋屈和愤怒。
4. 受害者
如果你关系中存在着一个受害者,你会发现对方似乎永远不能跟你好好说话,他总是在营造一种你迫害我,或者我为了你受苦受累的关系感。
有时,你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或者提了个很小的诉求,都会感到一股苦大仇深的压迫感迎面袭来。一方面激活你的愧疚,另一方面又激活你的愤怒。
如果你因此再发了个火,对方正好更加柔弱的颤抖,引发你进一步的愧疚。
你很难去跟对方清爽的沟通点什么,每一个微小的对话,对方都会回应以一大坨的委屈、憋闷和难以言说的难受。在你被迫承接这些来路不明的负面情绪后,你往往容易被淹没,并且忘了,你当初到底想干嘛。
5、塑料太阳花
我给他们起名为“塑料太阳花”,因为他们没有虽无皇位,但早已自封为王。
他们是掠夺者的美化版,通常比较慈眉善目,打着爱与关怀的旗号,容易收获人的好感。
但时间长了,人们会发现,他们从来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不在乎对方的需求。
同样的只想获取,不想付出。并且他们还不像掠夺者那么直白粗暴,他们的方式是这样的:当你需要他们时,你永远抓不到他们到底在哪。而当他们需要你时,他们会包装成是你在需要他们,并且以一种天神降临的姿态,来到你的面前,向你施展着他的“温暖”(通常他们认为,他们出现的地方就是太阳照耀着周围,而他什么都不用做,他就是太阳本尊),然后等待着你对他的膜拜和给予。
有时候,你试图请求对方给予一定的付出,对方通常都置若罔闻,或者随便敷衍一下,或者回应你以羞耻的攻击——你在乎的就是这些东西吗?
仿佛你如他一般仙乐飘飘不食人间烟火。(他以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
你们的关系更像一种宗教,你如同信仰上帝一般不停的供奉和仰望,而对方只需要在他有需要时,降临一下,拿走他需要的即可。
这些角色的存在,总有人不由自主的坐上去,有的人一辈子坐在上面,就再也下不来;
有的人时不时坐上去,时不时又下来;
有的人时不时坐这个角色,时不时又挪到那个角色上;
……
而这些人也不是一直都是只摄取,不付出的。
有的时候,关系中的另一方终于会变得愤怒或者失望,准备离开。此时他们可能会转而给出一点东西。
你以为他们在改变,他们只是抛出个诱饵,把你又拖回去,继续呆在原来那个病理性关系里。
为什么关系中会有这些角色的存在?
希腊神话中,著名的拿斯索斯(我们称他为小拿),无意中在湖面看到自己的倒影,竟深深爱上那倒影。为了不愿失去湖中的人儿,他日夜守护在湖边。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拿不寝不食、不眠不休地呆在湖边,他时而伏在湖边休息,时而绕着湖岸漫行,目光始终离不开水中的倒影,总是目不转睛地凝望湖面。
最后,因为迷恋自己的倒影、而不吃不喝不睡的小拿,枯坐着死在湖边,成了一具干尸。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在不可经营的关系中,双方的关系就是湖面,对方在你身上的施展的,是他所迷恋的倒影——那个无所不能的幻影——如此全能,如此迷人;亦或者是那个、他潜意识书写了很多遍,却无法演绎的悲惨剧本。
因此,他们的眼里也没有别人,更不可能看到关系的另一方,他们在关系的支配和控制中,享受着权力带来的无所不能的上帝感。
——怎么办?
你需要先放下一个幻想:他们没能停止他们的行为模式,是因为你还不够满足他们。
如果你内在有这个隐藏的信念,你将面对一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你把一生填进去,可能都看不到对方改变的那天。
如果你在关系里,遇到这些角色,恭喜你,你需要的不是经营,而是肉搏。
——掠夺者出现,你需要适当时候要防守,必要时候要反击;
——支配者出现,你可能需要固定好自己,不被对方使来用去;
——优越者出现,你可能需要防守好,不要让对方有切入口,陷入“你踩了我而我一定要反击回去的”拉锯战;
——受害者出现,你可能需要不配合演出,或者干脆演好他们需要的那个迫害者;
——塑料太阳花出现,你可以需要放下自己的薄脸皮,一鞋拔子把他们从天上打下来
……
攻城略地,防守回击,种种战术,可能都是你需要的。
有的时候,你跟对方打了8个回合,对方开始能够跟你平等的谈判,此时你才可能用得上你那些“经营”策略;
有的时候,你跟对方打了36个回合,对方毫无变化,你决定健康的离开(是的,有的离开是健康的);
有的时候,对方开始能够跟你谈判,但是不久之后,对方又回到那个位置上,又把你拖入拉锯战;
……
凡此种种,都是有可能的。
这里面有一个应对核心就是——万变不离其宗!你坚定好自己的位置、坚定好自己的利益,守住一个核心——你自己需要什么,你愿意付出什么,又愿意承担什么代价。
这个核心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一旦你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和立场,就会被对方卷入他的模式之中,不由自主的去扮演他曾经熟悉的某个人、或者情不自禁的成为了他愿望中缺失的某个角色,这种情况下,你就不再是你自己。
有人说:我不要那么辛苦,我就想要对方改变,我就想要天然的有一段舒坦的关系!
是的,我们都想要这个,但是命运之神从不按(我们的)需进行分配啊,怎么办?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