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既涉及正常心理机能,也涉及病例心理功能,认清这一点甚为重要。
这种既涉及正常心理,也涉及变态心理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变态的研究和治疗。
两个充分得到证实的基本假设是:
1、心理决定论原则或因果论原则;
2、意识是一种特殊的、非同寻常的心理过程。
在心理生活中,不存在分离中断的情况。
弗洛伊德发现潜意识心理现象有两大类;第一类包括思维、记忆等,通过注意的努力,可以将它们转回到意识。第二类心理现象称为严格意义的潜意识。
如果一个病人患有癔症性失明,我们当然可以假设他潜意识地有某些不愿看到的事物,或者他的良心禁止他看到这种事物。
动物的本能包括刺激、中枢兴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运动反应几个部分,是以一种前定的方式进行反应,可是我们称之谓人类内驱力的,并不包括运动反应,仅存在对刺激做出反应时的中枢兴奋状态。这种兴奋状态之后的运动活动,是由心理的一个高度分化的部分,即精神分析术语中的“自我”所中介的。
内驱力是一种先天决定的心理成分,当它发生作用时就产生一种心理兴奋状态,或我们通常所谓的紧张。这种兴奋或紧张能够推动个体的活动。
内驱力发生作用的特点,表现为一个连续的序列。我们称这种序列为紧张、运动活动及紧张的消失,或者称它们为需要、运动活动以及满足。前面的几个术语忽视了主观体验的成分,而后面的几个则特别强调这一点。
在最早的分类中,弗洛伊德把内驱力分为性驱力和自我保存驱力,很快他就放弃了关于自我保存驱力的假设。因为他认为这是一种不能令人满意的假设。通过多年的研究,他发现所有本能的活动是性驱力的一部分,或者由性驱力所派生。
在弗洛伊德最后的分类中,他提出心理生活的本能存在两种内驱力,即性驱力和攻击驱力。
本能的退行与固着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当发生退行时,往往会倒退到个体已经发生固着的客体或满足方式上去。如果一种新的快乐不能得到满足从而被放弃掉,个体就有可能再回到原先能够得到满足的快乐上去。
事实上,精神分析理论的特点就是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运动着的、动态的心理图像,而不是静态的、死气沉沉的心理图像。它试图向我们解释心理的成长与功能,以及心理各部分的运作、交互作用及冲突。
为了建立心理结构的模型,弗洛伊德把心理结构的模型描绘得像一台复式光学仪器,就像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一样,由很多光学原件按顺序组装而成。同样,心理结构也被认为是由一些心理成分连续地排列而成,它的一端是知觉系统,另一端是运动系统,中间是各种各样的记忆与联想系统。
事实上,弗洛伊德的研究使他认识到,超我的分化并不是在5岁或6岁才开始的,也可能不是在几年以后才牢固确立,超我的分化可能要到10岁或11岁才开始。另一方面,自我的分化开始于生命的头6或8个月,在2岁或3岁才牢固确立。
与环境中高度投注的人或事认同的倾向,并只限于儿童的早期。如,青少年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往往与娱乐界的偶像或体育明星相似,也就是说,此时他已与那位偶像或明星认同了。
有趣的是,还有一种与攻击能量高度投注的对象进行认同的倾向。如果被争论的对象或人是强有力的,那么就会发生一种叫做“与攻击者认同”的认同。
“初级过程”与“次级过程”这两个术语在精神分析文献中只是指两种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现象。“初级过程”可以指儿童在自我还没有成熟时独有的某一类思维,也可以指我们所认为的驱力能量——力比多的或攻击的——在本我或不成熟的自我中移动或释放的方式。次级过程可以指成熟的自我所特有的某一类型的思维,也可以指我们所认为的在成熟的自我中产生的心理能的结合与动员过程。
初级过程的思维在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中十分明显,而且由于它在精神生活如此的突出,以至于形成那些精神病人的主要症状。
在初级过程中,可能用金钱作为与粪便完全一样的象征,用旅游来代表死亡等。
所谓现实检验,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自我区分由外界所产生的刺激或知觉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自我区分由本我产生的冲动与欲望的能力。现实检验的发展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至关重要(婴儿对乳房和乳汁的得到和失去)。
区分某些事物是“自身”和“非自身”的能力,部分来自现实检验的一般功能,部分来自自我界限的确立。
一个精神病人坚信他的妄想或幻觉是真实的,其实他的妄想或幻觉只是他自己曾经历过的恐惧和愿望。
人们可以在白日梦的幻想或睡梦的幻想中使本我的某些欲望得以满足。
梦幻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幻想的效应之一是本我冲动虽仍受自我的监督与控制,但相对来说是较容易获得满足的。
弗洛伊德早期的快乐原则概念与后来的初级过程观点是一致的。它们的真正区别只不过是术语的使用上,即把快乐原则看作是主观的术语,而把初级过程看作是客观的术语。
所谓快乐原则,说的是在很小的孩子身上有一种通过不推延欲望的满足而获得愉快的倾向;所谓初级过程,则说的是在很小的孩子身上有一种只要有投注就释放,即不推延内驱力能量释放的倾向。
弗洛伊德在其结构假设的理论中,认为自我是所有情绪的发源地,对任何情绪的体验都是自我的功能。按照这个理论,自我必然也是焦虑情绪的发源地。
弗洛伊德新理论的第一部分主要为:
1、当人的心理受到的刺激太强以至于不能控制和宣泄时,焦虑就会自发产生。
2、刺激可能来自于体内或体外,但更多地来自本我,即内驱力。
3、当焦虑按照这个模式自发产生的时候,这种情境称为创伤情境。
4、婴儿的出生被认为是这种创伤情境的原型。
5、自发焦虑的发生是婴儿的特点,因为在婴儿阶段,自我还未发展成熟;如果焦虑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我们称之为现实焦虑神经症。
弗洛伊德新理论的第二部分,是儿童在生长过程中学习应付创伤情境的来临,并在创伤到来之前以焦虑的形式作出反应。弗洛伊德把这种超前焦虑称为信号焦虑,它是由危险情境或对危险即将来临的感受而产生的,是自我的功能,并用于启动自我控制力量,以应付或避免创伤性情境的发生。
在危险情境之中,自我以自身产生焦虑的形式进行反应。由于这时自我所产生的焦虑是作为危险信号的,因而弗洛伊德称之为信号焦虑。
从理论和临床实践上看,精神分析认为神经症是力比多的迁移,特别是力比多的固着。
在现代精神分析文献中,特别强调了焦虑对精神疾病的重要性。由于焦虑能够使自我对来自本能的欲望和冲动进行检查和制止,从而避免了危险。因此,焦虑功能并不都是病理性的,相反地,它在人的精神生活和成长过程是必需的。人若没有焦虑,就不可能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就会受到来自本我冲动的支配而力图去满足它们。
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当危险情境出现时(即受到了创伤情境的威胁),需要借助于产生焦虑作为危险的预告。
由于快乐原则的作用,信号焦虑使得自我能够去检查或制止危险情境中的本我冲动。
从儿童的早期起,危险情境就或多或少地在潜意识里持续存在,并延续终生。
信号焦虑对焦虑有减缓作用。它在人的正常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信号焦虑是精神神经症特征的焦虑形式。
我们从对焦虑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自我所以同本我冲动的出现相对抗,是由于预感到这种冲动的出现将会引起危险情境的来临。然后,自我产生焦虑作为危险的信号,以这种方式取得快乐原则的帮助,从而能成功地对抗危险冲动的显现。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把这种对抗过程称为“防御”或自我的防御作用。
关于压抑机制,有两点需要弄清楚。第一,压抑的整个过程都是潜意识的,而不仅仅是压抑的内容。第二,被压抑的东西并非不能进入意识界。
反向形成也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即使不是全部,至少绝大多数的自我防御机制也是如此。
自我常常采用两种机制来抵御由本我冲动所产生的敌意。它不仅采用压抑而且也采用反向形成。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防御机制很少单一使用,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综合使用。但在综合使用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或两个最重要的。
安娜.弗洛伊德(1936年)在她的名为《自我及其防御机制》这一经典著作中提出,压抑是防御机制的基础,其他的所有机制若不是去强化压抑,就是在压抑失败以后而起作用的。她通过对防御机制的一般特性和发展基础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即由最原始的防御机制开始,发展到防御机制的先驱形式,再一步一步地发展到最后即较高阶段的防御。
隔离一词,在精神分析文献中表述了两种不尽相同的防御机制,虽然在病人身上两者都具有强迫性神经症的症状。一种是与欲望相联系的幻想,或者过去经历的关键性记忆已经进入意识之中,但那些痛苦的情绪则不能转化为意识。另一层含义十分少见,这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被隔离的思想与先前的那些思想隔离开,继之以短暂的心理空白期。对于这些在心理上剥夺了任何联系的被隔离的思想,自我竭力限制它再度进入意识。这种思想,是作为“不可接触”的思想来对待的。
隔离的两种形式都以强迫症状为特点。另一种与这种症状有关的防御机制是“抵消作用”。这是一种动作,其目的是抵消伤害,而这种伤害可能来自个体潜意识想像中的欲望,具有性或敌意的内容(打一棒子,给个枣吃)。
整个抵消观念是神奇的,而且可以推测它是起源于儿童的早期,此时神奇的观念在精神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
另一个重要的防御机制,安娜.弗洛伊德称之谓“否认”。它是借助于随心所欲的幻想或行为,对不愉快的或不希望的外界现实加以否定。
“否认”的原意是对外界某些印象的阻抑。如果不把这些外界的印象从意识中否认掉,就会引起注意,并造成痛苦。
在每一次防御进行时,本我说“是”,自我说“不是”。也就是说,自我常对本我所肯定的东西加以否定。
所有的娱乐活动都是否认的防御机制在起作用,而使我们避开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和担心。
另一个防御机制称为“投射”。它使得个体将个人的欲望或冲动投射于他人、他事或外界的其他事物。这在精神病人身上屡见不鲜。病人将他自己的冲动投射于外,误认为他自己的身体受到旁人的伤害,这样的病人通常被认为患有偏执性精神病。
精神分析的经验表明,很多的人总是将自己的愿望或冲动借助于投射机制而外射于他人。这些愿望或冲动则是此人不愿接受的,或者是试图在潜意识中一笔勾销的。
只有自我已经没有能力正确地去检验现实时,投射才会被广泛地应用。
有关投射机制可能的起源问题,有人认为,把人的某些想法或愿望从其精神生活中分离出去,并投射到外界中去,是从婴儿期就存在的生理经验的净化。
另一个防御机制称为本能冲动转向反对自己,或简称为“反向自身”。它常常伴随着对于冲动指向的客体的潜意识认同。
在自我防御作用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另一个防御机制,名为“退行”。退行倾向是本能生活的基本特点。作为一种防御,本能的退行可以避免面临严重冲突时而发生的焦虑。本能的退行往往只是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只要足以使自我在与本我的冲突中占上风而形成心理环境的相对稳定就行。
另一种防御机制“升华”是一种替代活动,它协调了环境对个体的要求,并在潜意识里满足了个体对不被承认的原始形式的婴儿内驱力的需求。
弗洛伊德认为,投注在外部世界客体里的力比多力量与自恋力比多之间的关系,就像变形虫的伪足与它的身体之间的关系一样。这意味着客体的力比多由自恋的力比多所驱动,如果以后因某种原因使得客体被放弃,则客体的力比多还能回到自身。
早期的婴儿只有在饥饿或其他的原因需要母亲时,才对她感兴趣。但到了婴儿晚期和童年早期,母亲在儿童心里的重要性则是持续性的了,而不再是一过性的。
最早的客体是那些被我们称为部分客体的东西。例如,,在母亲称为儿童单个的客体是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母亲的乳房或奶瓶、或手、面孔等等,在儿童的心目中都是分离的客体,或者是同一物理客体的不同的方面。这些物理客体对儿童来说,可能是单独的而不是统一的。例如,对儿童来说,母亲的笑容与她的怒容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客体。
持续的客体关系大约在出生后第一年的后期开始发展。这种早期客体关系的特征之一便是我们称之为“矛盾情绪”的高级层次。这意味着,根据情况,爱的感情可以被同样强烈的感情(如恨)所取代。早期客体关系的另一特征,是对客体的认同现象。
对高度投注的客体的认同趋势,在潜意识中贯穿人的一生。尽管它在个体的后期生活中并不占据支配地位,但这种地位却已在童年早期就被确定了。
客体关系的重要性,主要由本能需要的存在而决定,内驱力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影响人的一生。
通常2.5—3.5岁之间的儿童,就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强烈和最致命的客体关系。
弗洛伊德(1937年)提到了本能禀赋的变化。例如双性化的倾向,即男孩女性化的素质,女孩男性化的素质。他假设,在心理范畴内,双性化的倾向对所有人都是正常的表现。这实际是来自正常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一个推论。它包括与父母双方都有性关系的幻想。
超我最初禁忌的核心,是要求个体拒绝那些由俄狄浦斯情结构成的乱伦及敌意欲望。这种要求是超我的本质,并以潜意识过程贯穿人的一生。
由此,我们认识到,超我与俄狄浦斯情结有特殊密切的关系,并且是通过与父母的道德和禁忌的认同而形成的。
弗洛伊德(1923年)对认同的形成做了两次更深入的观察。第一个观察是,儿童体验到的父母的禁令大多数是言语上的命令或训斥。第二个观察是,通过内射作用而形成超我的父母表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的超我。
从本我的观点来看,超我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客体关系的替代物和后继者。为此,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的根深深地扎在本我里。
从本我的角度看,超我形成的最后一般是这样的,阐明俄狄浦斯阶段的冲动的一种方式是,认为本我的冲动与这一阶段的客体有关,即父母会使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
尽管每个人遗忘的动机不尽相同,其基本目的是一个——防止产生焦虑即罪恶感。
我们把在诙谐中所谈到的东西,与在过失中所谈到的东西进行一下比较。虽然这两种现象有相似之处,如,两者均为潜意识意愿的暂时流露,均由初级思维过程起主要作用。然而,过失时潜意识意愿的表现,或者是由于自我暂时不能控制潜意识意愿,或者是由于自我不能将潜意识意愿与其他同时活动于心中的心理意愿进行整合成正常的形式而造成的。因而,过失的发生是不顾及自我的。诙谐则是自我暂时及部分地退行到初级思维过程,造成自我防御活动暂时解除,使得潜意识冲动表现出来。因而,诙谐是自我制造出来的,受自我所欢迎。还有一个区别:在过失时,暂时表现出来的潜意识意愿可来自本我、自我或超我;而在诙谐中所表现出的潜意识意愿均来自本我。
1931年,弗洛伊德在布里尔所译的《释梦》第三版的序言中写道:“即使按照我目前的看法,本书包括了我有幸发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像这样的洞察力,在一生中只有一次而已。”
睡眠时的意识体验,不论睡眠者在醒后能否回忆,均称为显梦。它的各种组成成分,称为梦的显意。促使睡眠者醒转的潜意识思想即欲望,称为梦的隐意。使梦的隐意变成显梦的潜意识心理过程,称为梦的工作。
比如说:“病人做了这样一个梦”,接着就说出显梦的内容,无疑此处“梦”这个词指的是“显梦”。在著作中,在讨论时,还会遇到这样的提法:“梦的含义”。确切地说,这仅仅是指梦的隐意而言。
梦的隐意可分为三个主要范畴。
第一个范畴比较明显,包含了夜间感觉的印象。
第二个范畴,包含了与梦者当时醒觉生活中的活动及先占密切相关的思想和观念,而这些思想和观念仍然在梦者心中潜意识地活动着。
第三个范畴,包含一个或几个本我的冲动。这种冲动(至少在以原始的婴儿形式表现时)被自我防御排斥于意识之外,并在醒觉生活中不能得以直接的满足。在任何梦中,梦的隐意的第三个范畴都是来源与本我被压抑的冲动。梦的隐意的第三个范畴不同于前两个范畴。前两者包含的是当时的感受和当时的想法。在儿童期,当时的想法均带有儿童的特点。然而,大孩子和成人生活中,梦的隐意则有两个来源,其一是当时的,其二是过去的。
三部分梦的隐意,到底哪一个比较重要?弗洛伊德明确指出,来自被压抑的部分是梦的隐意的主要部分。
梦的隐意与梦的显意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两者之间有如下之不同。首先,梦的显意是意识的,而梦的隐意是潜意识的,两者间最简单的关系是,梦的隐意可以变成意识的。其次,梦的显意是一种视像,而梦的隐意如同欲望或冲动。其三,梦的显意是一种幻想,再现了梦的隐意中欲望或冲动的满足。
我们可以说,梦的隐意和梦的显意之间的关系是,显梦以视像或体验来表现意识的幻想,满足了或正在满足隐意中的欲望。
做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幻想中满足本我冲动的过程。
显梦通常是欲望的满足,是由梦的隐意的性质所决定的。梦的隐意,就像它是心理能力的主要来源一样,是梦的发动者。在梦的隐意中起这个作用的本我成分来源于笨呢个的内驱力,因而只能不断地得到满足才行,在睡眠的状态,身体活动受限,不可能通过适当的行为使它得到充分地满足,因而只能以幻想的形式来代替,得以部分地满足。
弗洛伊德指出,有两个主要因素及一个辅助因素与梦的工作有关。第一个主要因素是梦的工作本质,也就是将梦的隐意中还没有用初级心理过程的语言表达的部分,转化成初级心理过程的语言,将梦的隐意的所有成分通过缩合变成满足欲望的幻想。第二个主要因素由自我防御作用组成。第三个是付诸因素,弗洛伊德称之为后期修饰。
梦的工作包括将梦的隐意中原来应该按次级思维过程表达的部分转化为初级思维过程,其中包括了那些当时生活中的事情及兴趣。
在实践时,为了研究某个人的梦,必须通过显梦而去确定其隐意。了解到隐意之后,我们才能说是完成了梦的解释或发现了梦的含义。
直至今日,精神分析关于精神障碍的理论还是注重于病因学和病理心理学,而不仅仅是描述性的症状学。
弗洛伊德在与布洛伊尔共事时就认为,癔症症状和强迫症状都是由于被忘记了的过去的事情所引起的。问题在于,发生这些事情的当时,所伴发的情绪没有得到适当地发泄。
精神疾病是儿童期被某一个成人或某一个大孩子性诱惑的心理结果。
应当注意到两点:第一,压抑是正常心理发育的特点,也是异常心理发育的特点。我们已反复地讲述了这个观点,不但要考虑到压抑,也要考虑到自我防御机制。第二,被压抑的冲动逃出压抑而造成神经症,与我们讨论的睡眠时被压抑的冲动逃出自我防御而产生显梦非常相似。
弗洛伊德清楚地看到这个相似性,并据此而提出,神经症的症状如同显梦,是被压抑的冲动与反对这些冲动进入意识思想及行为的人格力量之间的妥协形成。只有一个不同,梦中隐藏的本能欲望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性欲的欲望,而导致神经症症状的被压抑的冲动则都是性欲的冲动。
正常人与神经症病人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之间在心理学上,只是量的差异而非质的不同。他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去了解人格上的障碍,如性变态,并且认识到这些心理障碍也与正常情况有联系,并不是明显的质的不同。
弗洛伊德从来也没有放弃,任何神经症均是源于儿童期性生活障碍的观点。
弗洛伊德设想,事实上,神经症是由素质和经历两种因素引起的,某些病人以素质因素为主,而某些病人则以经历因素为主。
对于神经症的症状形成,弗洛伊德创造了两个术语:疾病或症状形式的原始获益,以及疾病或症状形式的继发获益。
原始获益在于至少有部分的本能释放,即至少部分地满足了一种或几种本能欲望,同时又不至于产生严重的罪恶感或焦虑。
继发获益是自我继续寻找能够满足愉快的努力。一旦症状形成了,病人不仅觉得症状能带来痛苦,也发现症状可以带来某些好处。
从神经症症状的理论观点来看,继发获益不如原始获益重要。但从治疗的观点来看,继发获益则可能十分重要。
只要回想就能发现,每个人的第一个性对象都是在童年时代就有了,日后再有的性对象往往是童年时第一的性对象的复制版。
大多数成人都把幼儿期的精神生活有意予以遗忘,但它仍然活跃在潜意识中,并通过无数途径驱使人在一生之中反复地重现幼儿期的精神生活方式。至于成人世界里的政治和宗教制度,那也是幼儿期家庭境遇的不断复制。这一倾向在当今社会里明晰可见。
幼儿有对魔法(魔术)信仰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每个儿童在学会说话的同时,惊奇地发现自己具有支配环境的力量。每个儿童要等再长大一些才逐渐学会把外界现实与自己的愿望性幻想区别开。精神分析学家称之为“现实检验”。
然而,甚至当个体的现实检验能力已充分发展以后,童年时习惯了的魔法式思维倾向依然或多或少的存在。对大多数人而言,是相当的多。
迷信也和成人对上帝的宗教信仰一样,是由童年期对待双亲的态度衍生出来的。童年期总是由父亲吩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是不听父亲的话就会受到惩罚。
迷信者在凶吉预兆和算命人的面前,潜意识中仍然是一个孩子,采取的是恭顺服从双亲的态度,揣度并迎合双亲的意愿,博取他们的慈爱和帮助。
幼儿期本能愿望终生持久存在于潜意识之中,由之产生的心理冲突在心理功能的各个方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呈现出来,有的属于常态,有是属于病态,直至生命完结之时才会终止。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