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晰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包括气质和性格。“人格由生物、环境、与心理过程的合力塑造而成,这些因素都扎根于社会文化与发展的背景之中。”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早年(6岁时)就基本形成了。人格形成以后具有独特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稳定性,人格又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著名的纵向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人的人格特质不随年龄的改变而变化,虽然生活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但人格结构对于个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这表明成年人的人格特质保持相对稳定。正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是说它就不会发生变化。人的心理,包括他的人格,又是大脑的机能。随着生理机能的变化和人生阅历的增加,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一、内省日趋明显。从青年期到老年期,人格由年轻时的外倾变得越来越内倾,即中年人不再像年轻人那样容易冲动、敢想敢干,而是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内心世界;二、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在面临挫折或冲突时,更多地采用幽默、升华、利他主义等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三、为人处世日趋圆通。认识和处理问题不像年轻时那样死板,而是更加灵活。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