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父母的九种特质

  • 2014年10月22日
  • 德中心理

 

 与自恋人格母亲相比,边缘人格父母的孩子在性格及人际方面表现出更多的问题。下面是边缘人格父母的九个特质,也是九个症状,以及作为边缘父母的孩子面对他们的父母所感觉到、体验到的。

  一、疯狂地拒绝真实感受,感觉到被抛弃或拒绝。边缘人格的人通常自我认知能力都很差,他们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存在来体验自己的价值。他们极其害怕独处,因为独处时他们很可能会做出一些绝望的举动,并导致他们一直试图避免被抛弃或拒绝的感觉(反过来这又会加剧他们的恐惧)。

  子女常常会感到:
1、我不能离开家,不能抛下他们;

2、和父母在一起是我的责任;

3、如果我不那样(花更多的时间陪他们,按照他们的意见行事),他们会感到更多的沮丧和焦躁。

 二、人际关系紧张而不稳定;对他人的感情不断在极端爱护与极端愤恨间摇摆。他们倾向于给人贴标签,他们不能够很好地同时感受两种情绪,也不能够同时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他们在看人时倾向于只看到对方的好处或者坏处,对方不是英雄就是恶魔,不是盟友就是敌人,他们不会认为某人“整体不错,但有个别缺点”。有时候,他们会给自己的后代贴上标签,认为某个子女十全十美,而另一个则一无是处。或者他们也会给同一个人贴上不同的标签:这个星期(这一天、这个小时),老板还是世界最贱的贱人,下个星期(下一天,下一小时),他就变成了值得依赖的良师益友。不论标签是怎么贴的,这种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随时间都可能会发生,根本不需要外部因素的触发。

  子女常常会感到:
1、如果我这么做,我就会成为多变的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2、世间万物非好即坏,非黑即白,没有例外;

3、如果一个人有缺点,那么他就恶魔;世间之人只有好人和坏人、盟友和敌人之分;

4、没有灰色空间,也没有中间地带;

5、我很受宠爱;如果我继续按父母期望的做,我就会一直是他们最喜欢的孩子;

6、我被人厌恶。我更努力、做得更好,这样才能够赢得他们的爱。或者,我一文不值,还有什么努力的?

7、头一天我还受到宠爱,第二天就被讨厌——世界真是个充满矛盾地方,我根本无法左右别人对我的态度和周围发生的事物。 

  三、不能够定义自己,不能描述自己地喜好、愿望;自我知觉不稳定。成年子女在谈论边缘人格父母时都有一些常用的描述:反复无常、优柔寡断、变色龙。这样的父母经常会改变自己的想法、观点甚至价值观,这主要取决于他们与谁在一起,他们想要表达什么。

  子女常常会感到:
1、他们太需要我了,我整个人都是他们的,我们就像一个人一样;
2、这个人不真实;

3、我不能把他说的当真,因为到明天他就又变卦了;

4、他们很善变;

5、他们都戴着面具;我们表现出的样子和真实的我们之间不一定存在联系。

 

  四、不断地企图自杀、威胁自杀或自我伤害。边缘人格患者的自杀率很高。他们可能威胁要自杀;把自杀当作一种传达绝望、企图唤起他人反映的工具。


子女常常会感到:
1、如果父母自杀或者企图自杀,都是因为我;

2、我有责任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免于死亡;

3、我很坏;如果我再乖一点,我的父母就不会伤害他们自己了; 

4、别人的(负面)反应都因为我,都是我能够控制的。
   五、冲动、冒失,存在滥用药物、暴饮暴食、挥霍无度、性滥交、在商店顺手牵羊等等危害自身的行为。这样的人常常会冲动行事,或进行不安全的性生为。有些患者挥霍无度,通过不断地满足购买欲来感受他们自身的存在。有些患者则沉迷于赌博。他们的冲动行为看上去就像是个小孩子一样,想要什么就必须要得到什么,不管可能的后果。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常常会说:“我要!现在就要!”许多边缘人格患者的成年子女也会对此产生共鸣。
 

  子女常常会感到: 
1、我需要照顾他们;

2、如果我......的话,我就可以让他们不那么冲动;

3、如果我是个更称职的子女,他们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

4、我无法影响到他人,我对别人的影响太小了。
   六、情绪多变,情感反应极端,在几小时到几天的时间里反复表现愤怒或焦虑。边缘人格父母从快乐仁爱到狂暴恐怖只需几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他们本人通常不记得——或者声称不记得自己在发狂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的子女表示,情况就好像“两个小时后我再次回到家,他表现得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子女常常会感到:
1、我永远无法得知下一小时我将面对什么;

2、我学会了去注意那些最最细微的线索,以便在突变发生前有所准备;

3、我不相信你告诉我的话,因为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后,你就会,并且极有可能改变主意;

4、最好不要对周围的情形或取得成就表现过于兴奋,因为我的快乐可能会引发剧烈的反应;

5、还是不去享受好东西来得更容易一些,因为幸福过后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耻辱。
 

  七、持续性或经常性地感觉被掏空、内心空虚或虚假。边缘人格患者常常会告诉咨询师,他们感觉极度无聊,或者内心深处感觉空虚,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滥用药物和酒精,迷恋金钱和财产,或者自我伤害。他们缺乏自我的核心,缺乏可以依赖的自我意识;他们感觉无法自控,需要依赖他人,并充满受害者情结。尽管边缘人格患者时不时地会激烈爆发出来,但他们的家人、亲友和治疗师们却常常觉得,他们空洞、虚弱。
 

  子女常常会感到:
1、我无法依靠你,你的心思不在这儿; 

2、我必须管好自己的嘴,保护好你,不然......;

3、我要为你的自我意识负责;

4、让你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是我的责任。 

 八、无法表达或过度表达愤怒,经常情绪激动、表现愤怒,一再与人发生肢体冲突,言辞极端尖刻或表现孤僻。暴怒,是他们的显著特点。引起暴怒的原因可能是衣柜里衣服挂歪了、饮料洒在桌子上、电视声音过大、生病、提醒边缘人格患者某事并不是他所记得的样子,或者要求离婚。无论导火索是多么微不足道或多么严重,夹杂着言辞攻击与肢体暴力的暴风雨都会突然暴发,然后又迅速地归于平静。有些忍受暴风雨的人报告说他们必须要逃离现场——逃到屋外、车外,或逃进一间大门紧锁的安全屋。他们在心里对失控的边缘人格父母潜在的暴力行为充满了恐惧。

  子女常常会感到:
1、我不应该表露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愤怒;

2、我需要小心行事,不要惹你勃然大怒;

3、暴怒或悔悟,情绪变化极其之快,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必然联系;感情好像是随机的,不一定要对外在刺激的反应;

4、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压抑自己的感受。
  
 九、间歇性地猜忌、妄想或感觉不真实(麻木、脱离现实)。边缘人格患者的亲友们可能会注意到,患者本人有时候会表现得好像走火入魔一般——短暂地脱离现实或表现出精神病发作的症状。指出他们的不当行为(比如说谎)或者一段对话时,成年子女们常常都会看到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事情发生时他们的父母可能就正在出神。他们是真的不记得了。成年子女也许还记得,许多时候有人指责他们父母时,父母都会迅速反击说对方动机不良,或者将责任推给其他人。

  子女常常会感到:
1、我记忆里的现实和你不一样。既然你这么确信你的记忆是正确的(而且你又是大人),那么一定是我错了;

2、我曲解了事实;

3、我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4、我就是搞不懂别人;

5、如果我再完美一些,如果我把事情都做对,我就不会成为别人无端指责的对象了;

6、我必须时刻准备着要证明自己并为自己辩护。我的抉择,仅仅因为它们是我(根据我的需要和偏好)所决定的,所以就不够正当并不能被接受。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