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的终极:
——从社会性孤独到存在性孤独的摆渡(李望舒)
当一个咨客说他很害怕孤独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初级的孤独。即社会性孤独。
即这种孤独源自于社交不足与人际关系的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缺少经验的咨询师或者初级的咨询会在减少咨客的孤独感上用功。
比如,陪伴咨客,动员他跟更多的人接触,恢复他的社会支持系统或者让咨客寻找各种人际交往。
但我们发现,孤独还有第二个涵义。即: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独立状态,一个人可以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在众人环绕中仍深感孤独。我们把这种孤独叫做存在性孤独。
从更长远的意义上来说,好的咨询应该是引导咨客从社会性孤独向存在性孤独摆渡。
我的一个来访者梅梅带着很大的愤怒情绪找到我。她已经32岁了,谈过三次恋爱,但从不敢跟男人有过度亲密的接触。每次在进入最后的那一道防线的时候,就会极度的紧张,奋力的反抗。最后都会在男友的惊讶和狐疑下,不欢而散。按照梅梅的说法,是那些男人太没有耐心了,只想要她的身体,而当他们离她而去的时候,她却感到了一次次被抛弃,她的内心充满了愤怒。
在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她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她的亲生父亲在她8岁的时候就抛弃了母亲,跟另外一个女人跑了。她的妈妈含辛茹苦的带着她,把她拉扯到15岁时再嫁,而继父脾气非常不好,经常羞辱她们母女。母亲的逆来顺受,让她小小年纪就感觉到人间的沧桑和悲凉,对男人也没法建立信任感。
童年的不幸让她经常感到孤独。
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当一个人想要与另一个人融合的时候,其实是想回到母亲的子宫里,回到最安全的地方。而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是对婴儿期和童年期亲密关系的再现。按照正常的状态,当梅梅在恋爱的时候,她的内心是渴望性的,但因为安全感没建立起来,恐惧被抛弃的潜意识和释放力比多(性的能量)的潜意识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抗,而当这个男人转身离去的时候,她再一次体验了童年被抛弃的创伤,也就再一次体验了愤怒。梅梅的潜意识制造了分离,目的是为了重温童年的剧本。
对于咨询师来说,给梅梅温暖的关怀,建立情感链接,帮助她寻找和异性建立稳定关系的方法和学会信任对方,建立初步咨询中的移情关系,都是必要的。这是咨询的第一步:即帮助梅梅摆脱社会性孤独。
在对梅梅做了将近半年的分析和咨询后,梅梅内心成长的良好,已经能正确的面对童年的创伤了。她顺利地开始她的新恋情。半年后,她又找到我,说:老师,我已经克服了那个问题。但是,我“病”的比原来还厉害,精神上更孤独了。我看了看她的气色,感觉还不错,但眉宇中显出些许困惑。
原来,梅梅比一般的男人都有灵性,她喜欢音乐、绘画,很有哲学思维,很多男人在她面前反而显得很世俗和平庸。现在的问题是,在恋爱的过程中,她就找不到精神的感觉,觉得跟恋爱对象没什么话可说。而周围的朋友都在劝她赶紧找个男人嫁了,因为觉得她年龄不小了。梅梅对这种情况有些困惑。她这次来,是解决这种焦虑。
我知道咨询进入了第二步:培养咨客的存在性孤独。
存在性的孤独与社会性孤独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它已经消除了那种社会性孤独状态中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处于存在性孤独中的人超越于周围的环境,但又与周围的环境有一种融合关系。他们在表面上、空间上是离群独处,实际上,个体有更大范围的认同。存在性的孤独是愉悦的,是值得我们带领咨客去体验的。
这时候,培养梅梅的自我悦纳,跟书籍、跟音乐、跟艺术的交流,继续深入的去探索自我,是很必要的。
如果从马斯洛提出的“存在性价值”的概念的基础上来理解,当一个人的独处具有“存在性价值”的时候,或者他在独处时能够体验到存在性价值的时候,他的独处就是“存在性孤独”。所谓“存在性价值”(Being values),是指人类内在的终极价值,包括真、善、美、和谐、协调、公正、无限等。对于“存在性价值”的追求,是人类的超越性需要的表现,它超越了个体在时空上的局限性。
如果梅梅迟迟没找到意中人,是不是就不健康,不能快乐的生活了呢?从存在性孤独的角度,答案是否定的。即:即使没有在期望的时间内找到意中人,没有进入婚姻,梅梅一样可以生活的很快乐,很健康。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有些人,快乐是自我给予的,与婚姻无关。爱情和婚姻都随缘,抱着这样的心态,一切都是因缘和合,那梅梅的内心就会越来越强大。
我跟梅梅进行了这样的讨论之后,梅梅明显不再焦虑了,对于未来,显现出了一切顺其自然的心态。
梅梅的咨询是从社会性孤独到存在性孤独的摆渡。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