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月光老师TA理论笔记
银色月光老师简介:
中国青年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心理督导师;
国际沟通分析协会(ITAA)培训学员(接受三年培训与督导);
加拿大贝曼的萨提亚专业治疗师连续教育课程毕业学员;
…………
从事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精通TA理论与治疗。
第一节前言
本节导读提示:
本节内容,银色月光老师讲了TA理论的起源、特点。本节的重点是TA理论的哲学基础:每个人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有思考能力的、每个人的选择都可以改变。TA的三条哲学理论理念清晰、简明明了、震耳发聩。
TA理论其基本的假设是——人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某种沟通的愿望和目的。沟通在婴儿语言没有形成之前就出现。这时候,通过身体、情绪等方面就能够进行沟通。学会语言后,就学会了进行语言的沟通。对不同的人,同样的沟通方式,所得到的沟通的结果是不一样的。TA理论,就是回答上述问题,来洞察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获得成长那一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有人命令我们、瞧不起我们、打击我们、刺激我们……遇到这种情形,我们就需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从小到大,父母一直是喜欢用命令的方式,而不是安抚、欣赏的方式来满足我们?即使我们的身体再健康、生活再幸福,也会因为这个童年的这种生活经历而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
刚才这个事例中,我们涉及到TA里面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早年决定、心理地位、人生脚本。我们这个课程以后的内容就是一个一个去解释这些内容。
在运用TA理论工作时,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脚本分析、沟通分析、游戏分析等等。通过这些分析,可以让来访者觉察和理解自己处于什么样的自我状态,自己的人生脚本是什么。在自我审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出新的决定,建立新的生活态度,去修改、微调我们的生活脚本。这是TA理论非常人性化的地方。
TA理论有精神分析的影子。TA理论的创始人伯恩,曾经接受过系统的精神分析。TA理论还吸收了其他咨询学派的精华。TA理论与阿德勒治疗思想、完形治疗思想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他们都相信人是主动的行为者、决定者,生活方式可以通过觉察加以调整。TA理论在吸收许多治疗思想的精髓上,形成的简单、通俗易读的治疗思想。
TA理论有应用及其广泛。TA理论不仅可以个案、团体心理治疗,还可以应用教育、沟通培训与训练中。通过TA学习,我们更加能够理解对方,明白对方处在什么样的状态,这对我们生活极其重要。
TA的哲学理论、理念及其哲学思想基础:
第一,每个人都是好的。
这里的“好”是指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都是重要的、都是有尊严的、都是有存在意义的。
每一个人走进咨询室,都或多或少的有些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这种理念,我们非常容易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个人怎么这么怪!
从内心深处接受自己,从内心深处接受别人——接受作为一个人的本质。这个本质是好的。某个人某些具体的行为、某种思想可能陷入某种困境,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人。
萨提亚理论、叙事的好奇与包容的态度都包含着这种思想。他们都认为面对着自己的生活,每个人目前都已经做到足够好了。每个人都是好的,我承认你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可能我不喜欢、不接受你的每种行为,但我还接受你是一个独特的人。我并不是一个比你更加有价值的人,你也不是一个比我更重要的人。
从一个人角度来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们的信仰、年龄、社会阅历不同,但作为一个人,我们是平等的、都是好的。我接受每一个人,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第二,每个人都是有思考能力的。
除非脑部受过严重损伤外,思考能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
每个人要过什么样生活、做出怎么样一个行为,我们都是有能力思考的。今天你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我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其实都是我们选择的结果。我们经历过无数的选择,我们决定让我们变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第三,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曾经的想法、我们曾经的经验,我们走过的路,变成我们现在的这个样子。那个时候,是合适的、帮助我们生存下来,而现在当这种决定让我们痛苦,不合时宜,我们就可以做出改变的决定。
这几条理念,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面对着我们自己、我们的来访者、我们周围的人,这几条理念,对我们都有极大的帮助。
TA理论的两个简单的原则——治疗的合约性、沟通的开放性
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觉得来访者会想什么、会要什么,而往往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而TA理论治疗师则会问来访者:你需要的是什么、你想改变的是什么、你想做哪些改变,你准备好了吗?这些以合约的方式来确定。
现场的互动与交流——请大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节结构分析
本节导读提示:
我们在本节中要学习TA最基本的理论: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TA理论的基础。TA理论认为,我们的人格是由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这三种状态构成的。父母自我状态包括养育型父母、控制型父母,儿童自我状态包括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顺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养育型父母、控制型父母、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顺应型儿童自我状态,每四个方面都包括正面、负面的两种状态。
让我们开始TA理论的结构分析精彩之旅吧!
TA最基本的理论——自我状态的模式(结构分析)
自我状态的模式——PAC模式。这是TA理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
TA理论是研究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理论。自我状态是在人际一次一次的互动中表现出来的。
任何的沟通都需要有刺激、反应两种形式。我们两个人从远处走过来,你点点头,我也点点头,你对我说:早上好,我也会微笑着说,早上好。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刺激,一个反应,并且都是良性的刺激与反应的表现。
我们两个人从远处走过来,你点点头,我近视眼,没有看清,面无表情的走过去。你可能就会有一种反应:这个人怎么了?他为什么没有反应呢?也是这一种刺激与反应。
沟通就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刺激与反应组成的。我们的沟通有的时候,是直接的、健康的,而有的时候,则是不健康的、不直接的。
所谓的自我状态就是指,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和别人进行沟通的。自我状态包括了我们的感受、思想和行为。
伯恩把自我状态分为:父母自我状态(P)、成人自我状态(A)、儿童自我状态(C)。
儿童自我状态(C)是指我们在这种状态下,表现的像个孩子。这种状态不仅仅是体现在行为上,而是包括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感受。这些反应时,我们就像个孩子——像我们是个孩子时代所体验的内容。尽管我们现在是个成年人,可是我们又突然感觉到儿童时代这种状态和感受,这就是儿童自我状态。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从小害黑,开灯睡觉,一天晚上下晚自习,有雨,走在街上特别害怕出现坏人,在担心害怕中恐惧了十几分钟,突然遇到侧门出现两个人,这时候的状态是——想跑,但是脚就像踩在棉花上。以后,如果有些场景下,这种恐惧状态出来,并且伴随着没有力量的状态。这时,就是处在儿童自我状态(负面的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的表现:
爱憎分明、冲动、天真、自然、喜欢游玩,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自由型儿童状态,用FC表示。
恐惧、害羞、不自信、害怕,这是顺应型儿童状态,用AC来表示。比如,领导布置一篇报告,一夜之间赶了出来,在去交给领导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担心,害怕被否定,就是这种顺应型儿童状态的体现。
一些理论认为,要让内心的小孩子成长,不要有这种儿童状态。这样的观点有待商榷。每种状态都无所谓好坏,每种存在的状态都要需要合理的看待与对待。
自由型儿童状态(FC)其实是有些自我的,而且非常关注自我。这种状态下,我们是有创造力、自由、活泼、贪玩、像个婴儿非常自我的表达的自己的需要。我们在团体中,经常遇到这种类型的人。这种人,在工作中特别善于照顾自己,不累着自己,为了完成任务,我们不太喜欢和这种人共事。但我们一块集体游玩时——卡拉OK,登山、聚会,这种人特别善于制造气氛,会把大家搞的很开心。
顺应型儿童状态(AC)也被看作是乖乖型儿童状态。这种状态下,听话、服从、讨好,内心充满着自责、担心、焦虑。一旦在工作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差错,就不断的找自己身上的原因。在团队中,这类人执行力特别强,没有更多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完成某型任务,安心的静下来,努力的完成任务,这是顺应型儿童状态(AC)的表现。感觉自己做的非常累,放下了任务,喝点东西,眯一会儿,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自由型儿童状态(FC)的表现。在自由型儿童状态(FC)下,我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受外界的限制,自发的去做。
小时候,我们都是从自由型儿童状态(FC)而来,慢慢的被教育,我们顺应型儿童状态(AC)表现出来——那时候我们比较乖乖,懂礼貌。后来十几岁,我们发现,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听话、这么怪、这么懂礼貌,让我做什么,偏不做,这种状态还是顺应型儿童状态(AC)的表现。
做项目,需要搭配不同类型的人。作领导,需要了解各人的特点,而且要把不同的人搭配在一起,配合共同完成一个问题。
从功能上看,父母自我状态分为控制型父母状态(CP)和养育型父母状态(NP)。
他长的特别象特别爸爸、她的语气、语调特别像她妈妈,母亲指责自己的孩子——你跟你爸怎么就那么像。这些形象的说明了父母对我们的深刻影响。或者自己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某个人——或者某班主任、某
如果父母经常指责、批评我们、教育我们要如何去做,我们接受模仿并表现出这一部分称之为控制型父母(CP)。
如果父母温暖的、关心的、鼓励、欣赏的,我们接受并模仿并表现出这一部分,称之为养育型父母状态(NP)。
我们现在的思想、情感、行为,如果都是针对于此时此地的,我们表现出来的理性、尊重事实,为此时此地做工作,我们称为成人自我状态(A)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性格不同的五种状态。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五个不同的性格的人。我们可能呆在某个状态中多一点,这也造就了每个人的不一样,我们呆的时间不一样,我们思考、处理问题的模式就不同,这就是结构分析。
学习这个结构分析的用处在于,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自己、去了解对方。
我们要学会做自我结构分析图。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自我结构分析图的制作要领。
五个不同的人,他们的高高矮矮是不同的。在一张白纸上,画柱子,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控制型父母(CP)、养育型父母(NP)、成人自我(A)自由型儿童自我(FC)顺应型儿童自我(AC)
然后凭感觉,将自己的一天或者一段时间,对柱子的高低进行估量。
例如,一天都在忙着照顾家庭、照顾小孩,那么这种状态下,NP的柱子是最高的。而没有时间去自由的放松、玩、去照顾自己、FC是最低的。
如果一个人的NP是最高的,那可能是这个人特别善于照顾别人,关心别人。他会很容易满足别人的要求,很谦让、会欣赏别人、很容易满足别人对他的要求。
画自己的结构分析图,一般是画自己一天时间内。在哪一个时间段,自己的状态像个儿童、或者像自己的父母、老师或者爷爷奶奶,或者想一下,自己的开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成人状态有多长。比如,我们以此时此地听课来进行的具体分析如下:感受一下自己在听课的时候,处于何种状态。比如好奇、回
现场交流:为什么要学习结构分析?
这种结构分析,是一种自我觉察的方式、增加对别人的了解的工具。
我们学了很多流派和理论、技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是抱有某种目的性,这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不需要,我们就会躲避。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不是最合适,但它是你最需要的。
当我们学习这种自我状态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自己为什么会对某些问题,有这样或那样的反应。
例如,自己跟同事吵架,是因为自己处于控制型父母状态——自己在想,你明明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明明可以做的更好,可是你为什么不做、不求上进呢?还有的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内心的火突然就发起来了,这背后其实有自己的语言在里面——我们在自己的控制型父母(CP)状态下,这种状态让我们去要求、控制、甚至干涉别人,轻易的就认为某事、某人就应该如何如何。而增强了自我的觉察,我们明白了自己的指责是因为处于控制型父母(CP)状态,他今天不在状态可能是因为身体生病了,心情不好。
如果我们处于FC状态,我们可能只会关注自己,对别人毫不关心,甚至会说——看他们吵架了,真好玩。
父母自我的日常表现的描述:
CP——指责的、教育的、批评的,很严厉的领导,要求加班加点,只要求业绩,没有人文精神,这是CP状态
NP——慈祥、关怀、嘘寒问暖的
自我结构分析演练:
晚上,你挽着一个朋友在人行道路上散步,突然有两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从你们两个身边飞驰而过,你们两个人被吓了一大跳。摩托车速度特别快,超过你们以后,一下子就撞到了花坛,两个人倒在地上。这时你的反应是什么?如果我们在这个情境中,会做什么?
NP:人没有事吧?他们两个人有没有受伤?他们的头有没有撞坏?
CP:怎么不遵守交通规则?怎么能这么开车呢?怎么能冲到人行道上来骑?
A:不想那么多,先拿出手机拨打120、110。
FC:(幸灾乐祸的)太好玩了,居然撞这么大的声音。过去看看,是什么牌子的摩托车。
AC:害怕、恐惧,不能做任何事情。感到心跳加快、握住自己的胸口、喘不过气来。
通过自我结构分析,我们可以看一下:在应激状态下,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在安全的状态下,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我们是应用哪种状态去处理事情的。
成人状态——用现在的资源去解决目前的问题。而去揭露矛盾、挑战权威,其实还不是成人状态。
判断一种状态,需要从行动、认知、感受三方面去判断。
例如,你觉得一个人怎么能这样的,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太违背做人的基本准则了,你要这样去做,应该那样去做,这样就是我们的CP状态。
我们会以自己过去的经验,学到的东西对外界事物做反应和评价。例如家族文化、所接受的教育——例如,我们被教育:骗人是不对的。自己被一个朋友欺骗了,产生非常非常不好的感觉,这是CP的表现。
无所谓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是AP状态。或者另外相反的表现,叛逆——你让我这样做,我就偏不这样做,这也是AP状态。
AP——两个极度,完全听从、或者完全不听从。对任何事情都是好好好,是是是。或者表面上答应做某事,但做的时候却带着情绪,不好好完成。
CF——不为别人想法而左右,这是处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下。我们国家的教育模式抹杀了很多孩子的这种状态。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具有、并且处在CF状态,后来这个状态,被要求越来越少。
给对方画自我分析图。
地面的培训的一般来说,这两个步骤连:“自己眼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
自我觉察非常重要的、关键内容是自己的感受——自己觉得哪项需要提高。例如,如果CF比较的高(或者特别高),这种情况限制了自己了职业进一步提高发展,我们所要采取的措施不是去压制CF状态,而是看自我结构哪一部分是最低的,我们如何将它提高。心理能量是守恒的。最低那一部分提高了以后,人就会有更多的自由发展。
如果自己特别爱对自己的组员发火,他们都不愿意接近自己了。这表明CP部分比较高。这时候,我们可能到意识到自己NP值是最低的,我们就要学会关心别人。用好我们内心五个不同性格的人的每个人的能力,搭配好自己内心的这五个组员。不用压制CP,只要NP上去,CP自然会发生变化。
自我分析图最大的功能是觉察自己:看完了自己的结构分析,自己去感受一下——这样好吗?合适吗?
如果合适的话,继续下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保持自己特色。
如果不满意的话,特别是这种特征阻碍了自己,我们如何调整最低那一部分呢?
课后作业——画自己的结构分析图,画自己亲近的人的结构分析图。“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自我”不一样,我们可以增强对自我的觉察。
这五个柱子,就像五个人,在哪种状态下,哪个人长的最高。
在做个案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看我们的来访者在哪种状态中,在那种状态下,对他有用吗?
五种自我状态,不可能完全的平衡,每个阶段、所遇到的事情不同,画出的图也是不一样的。在应激、压力状态下,在平静的状态下,自我的结构都不同。
所以,要经常自我觉察一下,自己了解一下,自己为什么今天会有这样的反应,发生了什么、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做出了什么行为,只有当我们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才有可能去理解别人。
TA理论也是一种咨询理论,借助TA理论,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来访者。
TA理论首先是一种人格理论,有着针对着个人人格成长和改变的作用。TA理论以自我状态结构来说明每个人的自我状态,以三种状态P、A、C来描述我们的人格结构。
在我们的长成过程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发展我们的人格。在幼年时间,我们受到重要他人的照顾。这时候,父母亲不仅是我们在意的对象,更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会因为父母亲的高兴而去做某些事情,也会因为父母亲的不高兴,而压抑不去做某些事情。父母有些示范性的行为,我们也会去模仿——学着父母如何关心别人,学着父母如何做领导、做一个有威严的人。这些内在的经验和外在的榜样,就构成了我们的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
例如,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要按规矩做事情。这是父母从小就告诉我们,认真负责、按时完
个案分享:我们身边的工作狂,不能让自己闲下来,一旦没有事情做,就会感觉到失落、他们会把自己搞的特别忙碌,让自己手下的人搞的也特别累。在很多年前,一个星期工作六天,后来五天制工作时间,真的有人不停抱怨——自己感觉六天都完不成任务,休息就是浪费时间。这个人、这类型的人,从TA理论角度看,就是长期处于控制父母状态中。
儿童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的内心世界有一个过去的儿童存在着。这个存在存储着我们小时候的思想、感觉、行为。虽然我们长大了,但是我们无意识依然会用这种状态下的经验、方式来对待现在发生的事情。
例如,有一个人熬通宵完成了一份计划书。第二天早上,他兴高采烈的递给老板看。老板说,这都写了些什么,重新写。他感到特别委屈,这感觉就像他写了老师布置的一份作业,老师批评他做的不好,或者被爸爸、妈妈责骂了一顿一样,心理难受。
他在默默流泪。而没有想到,你这样来处理自己所面临的情境——他可以和他领导探讨一下:这部分报告中,哪一部分是不妥的,哪一部分是值得推广。
流泪、委屈,就是他所处的状态就是在他的儿童自我状态中。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对此时此地有了观察、做出选择,解决问题,利用现有资源去解决的所遇到的问题,这就是成人自我状态。这种状态会让我们生活越来越好。
每个人都会运用这三种结构和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沟通的方式让我们感觉到满足,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需求的东西,跟身边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这三种状态是我们很自然的反应,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健康的人生。
但这很不容易做到。我们在沟通和别人相处时,很容易感到挫折、痛苦、无奈。我们常常把过去学的生活态度用在现在的生活中来,这样我们就陷入到不好的循环中去——我们总是遇到相同的人、相同的事情,而不能自拔。学习TA理论,就是让我们看到自己、了解自己进而改变自己。
TA理论认为,儿童自我来源于我们童年内在的经验的,我们所经历的以及我们的反应。
父母自我来源于我们童年外部的、榜样的影响。我们接触到父母、老师、以及其他养育我们的人。
处在儿童自我状态,是运用我们小时候思想、感觉和行为,处在父母状态时,就是在运用、模仿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方式。
我们童年经历很多事情,在父母、儿童自我状态,就有很不同的状态反应。
举例——某人在公司中被领导批评了,他感觉不符合事实,给他很大的压力。我们可以看一下,三种不同的状态的反应:
父母自我状态——他很生气,像他妈妈一样,摔东西,然后说,领导太没有教养了、怎么这样对待我。这种方式是通过指责别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儿童自我状态——回家后,自己在那儿发呆,流眼泪,想来想去,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无力感。
成人自我状态——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是否可以找人来商量解决这个问题?
每个人,在某种自我状态,不是每天、某段时间一直持续呆在某种状态中,而是在不同的状态中进行转换。
某人开完会,要坐火车去某地办很重要的事情。他买了晚上六点半的火车票。到了五点,这个会议没有结束。
他很不耐烦,他内心想:这个开会的人,效率怎么这么低?怎么一直都在讲没有用的啊?他这时候就成在父母状态中,处在控制型父母状态。
过了一会儿,他看了手表,在计算时间。他这时候就处在成人自我状态中。
他想到:如果没有去成,回家后妻子会责怪他。他有些担心。这种担心和小时候妈妈责骂他没有做好某件事情一样。他这时候,就成在儿童自我状态中。
五点多,他站起来发言,发言的内容是——今天没有达到什么协议与共识,我们可不可以综暂时告以段落?大家回去后,收集资料,继续思考。他说这段话,就是处于成人自我状态中。
大家听完后,同意他的建议,约定下次开会时间。他就非常高兴,脸上很愉快,在收拾东西。这时候他处于儿童自我状态。
他上了火车站,对服务员说:你辛苦了。他这时处于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中。
然后他平静的开始了自己的旅途。他这时处于成人自我状态中。
我们通过这个小事件可以看出,我们不断的处于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转换。
在他发言之前,焦虑、着急是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中。理性的解决问题,处于成人自我状态下。
每个人只要应用合适的自我状态,就处于在一个健康的人生当中。当我们在互动中,我们自己感觉不舒服了,或者对方感觉不舒服了,我们就需要想一想,这种应对模式合适吗?这需要我们的自我觉察。
这是我们对上次课程的内容一个回顾。
我们上次课程还有一个课后作业就是画我们的自我结构图。特别是“别人眼中的自我”和“自己眼中的自我”。如果两者之间的差距如果很大,你看到后有什么感受呢?
现场交流与分享(内容略)
当有人画我们时,我们可能会像个孩子一样好奇,有人画我,会把我画成为什么样?然后拿到了以后感到惊讶,我是这个样子吗?绝大部分“别人眼中的自我”和“自己眼中的自我”都不一样,因为别人眼中的自我、甚至自己眼中的自我都仅仅是一个侧面,不可能是全部。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自己原来还会别人展示出自己的那一面。
例如,当别人说“你今天真帅”,我们可能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我们今天真的很帅,这是一句夸奖。我们感到很高兴。
第二,那个人在讽刺、挖苦、打击我。
我们可以觉察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为来判断自己的自我状态。情绪反应放到最前面。如果感觉到羞愧、委屈、别人凭什么这样做,则是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感受比较多的是——感觉别人在针对着自己。儿童自我状态是儿童时代,我们的感受、情绪而积累下来的,是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在儿童那个时候,我们决定,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外界的刺激,采取什么什么样的反应。
自由型儿童状态,不会因为别人、别的事情而左右自己,想要什么就做什么。
得到父母的认可,典型成顺应型儿童自我状态。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习惯的呆在某种状态中。这可能是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的决定——我们如何应对这个世界、如何去处理与别人的关系。如果这种状态,对我们没有什么不好影响,我们不需要做改变。
C状态比较多,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快乐。
A状态,是我们工作、做事不可缺少的部分。
能够在咨询行业一直走,而且坚持下去,一般来说NP的状态比较高。
来访者如果FC比较多,不对环境和别人负责,只对自己的感受负责,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咨询师一直以NP状态来与之进行咨询工作,那么咨询师的挫败感就会比较高。这时候咨询师的CP状态,禁止做某些事情,才能很好的促进其成长。CP——规矩、规条、设置。
对我们成人来说,我们很多时间处于顺应型儿童状态中。因为工作、生活中,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走路靠右边、不迟到、按时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对人有礼貌请别人来帮助我们……这些都是我们用顺应型儿童自我来完成这些事情。如果从这种状态出发,做出了对自己、对他人都有益的事情,这种是顺应型儿童自我状态是适宜的。
如果这种状态对我们面对的事情处理不利,那就是负面顺应型儿童自我状态。例如,小孩子要一个玩具飞机,如果小孩子哭,发脾气、赖皮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成人状态下,还用发脾气、赖皮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负面的儿童状态。
如果有什么合理的要求,直接说出来,用商量的方式来和别人商谈。这就是成人自我状态。
小学读错课文,被嘲笑了,感到无地自容。而长大了,被要求发言,就会紧张,担心被嘲笑,这也是负面的儿童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是,我们现在有能力,可以把事情给办好。
TA就是让我们觉察到自己哪些方式是不适合的,并且可以尝试着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取代这些不好的感受,用新的、有效的方式来取得旧的、不合时宜的状态。
正面的、负面的自由型儿童状态
从小时候我们就知道:不能随便发脾气,要配合控制型父母的要求,不要太反抗,这是顺应型儿童自我。长大后,我们在工作中,特别是面对权威、领导,依然用这种方式——压抑自己的情绪、紧张,这是顺应型儿童状态。咨询师的干预是——告诉来访者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可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通过一些发泄方式。来访者这样做的时候,就处在自由儿童状态。在这种安全的环境下,这是正面的自由儿童状态。
有的自由儿童状态是负面的。小的时候,我们吃饭时没有必要的礼节,被大人骂,自己被别人不喜欢。长大了,我们不再害怕父母责骂了,但在社交场合仍然不讲一些必要的礼节,这种状态还是负面的自由型儿童状态。还有其他的情况,例如:在马路上开快车,只顾自己的享受,甚至危及自己和其他人的生命。
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状态:哪些是正面的儿童状态,这些情形与自己的过去的哪些美好的经历是相似的?如果自己处在负面的儿童状态中,自己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有哪些字眼可以描述自己的情绪——如刺激、享受等。这些描述感受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自我觉察。找出这些词语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觉察的过程。处在负面的儿童自我状态,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导致了和现在的状态很类似?再如,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境使自己处在正面的儿童状态中,与在小时候的哪个情境感受是类似的?用什么样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逃避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逃避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活下来。现在是成年人了,是否依然需要这种方式?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来应对?我们依然可以用,但如果我们有了更好的方式,我们是否可以进行新的选择?
父母自我状态,从结构分析来理解,可以分为控制型父母状态和养育型父母状态。
我们小时候,父母告诉我们很多很多——按时睡觉、必须做什么,你应该做什么。这是控制型父母状态。
当母亲温暖的抱着自己、父亲给自己讲故事、做好吃的,当我们也去关心别人,我们就处在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
父母状态也分为正面、负面的。
如果我们的指令是保护的——医生对病人说,不要抽烟,伤没有好就不要随意走动,这是对别人有益的,是正面的控制型父母状态。这里面有“边界”,告诉别人做的内容也都是有益。
负面的控制型父母状态,有对别人的漠视、轻视的态度。不分青红皂白的挑剔、总是指责别人做的不好。
从正面和负面的状态来说,真诚的尊重别人、帮助别人的、保护的,是正面的。而不尊重、藐视别人能力的,则是负面的。正面的养育型父母会非常真诚的尊重别人,而负面的养育型父母还是高高在上,不尊重别人的。
例如,在办公室中,我们询问对方是否需要我们的帮助,这是正面的养育型父母状态。而负面的养育型父母,就会直接告诉说,怎么还没有做完,我来替你做。
幼儿园,小孩子被照顾的无微不至,不会剥鸡蛋,这种剥夺了孩子的生存能力的父母状态,也是负面的养育型父母状态。
让孩子缺乏独立的生存能力的典型事件——一名中国学生要去加拿大留学,费尽周折办理好各种手续,但刚到了加的国土上,在机场丢了自己行李。这个留学生茫然失措。他最后的决定是:让父母马上去买返回的机票。这个学生48个小时的留学生涯结束了。这个学生就是处在典型的适应型儿童中,而他的父母则一直处在负面的养育型父母状态中。我们感到心痛,一是为孩子,一是为父母——父母超负荷的承担责任,养育了一个“残废”的孩子。我们对孩子的关爱过度了,我们就处在负面养育型父母状态。孩子需要,并且不能缺少一个独立成长的空间。有的付出只是表面上的伟大、包容的,但可能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缺少了,内心渴望的,长大后我们把自己的这份补偿过多给与了孩子,反而对孩子成长不利。
好不好,区分标准在尊重——从TA的心理地位来说,父母如果站在“我好,孩子不好”的地位,漠视他人的能力,就是负面的父母状态。
我们要知道自己对他人表现出控制型父母状态,有哪些是正面的,哪些是负面的。我们要明白,自己在行为表现中——比如自己跟知己、或者其他重要他人,我们自己的表现更像谁,用什么样的词描述自己当时的状态,这是一个觉察的过程。
我们不经意间,我们就处在控制型父母状态。特别是孩子在读小学状态。当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诉说孩子的某些不好的方面,家长就会感觉到特别愤怒。这种情况一般是家长自己化解不了压力而才有了情绪。
当我们在负面的控制型父母状态,我们会有偏见,会怀疑别人的能力,排斥别人,有些独断专行。
成人自我状态,就是对此时此地所有的状态,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做恰当的反应。
今天我们把几种状态做了进一步的区分。我们有的时候,不自觉的就陷入了负面的自我状态中,我们甚至没有体察。而对方给我们画自我图,可能会让我们觉察到自己没有看到的自我。
这些自我状态没有正确与不正确,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们只能找到与自己的孩子相匹配的、相对合适的。当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影响了家庭的和谐,我们就需要觉察的。
一件事情发生了,我们就可以思考,自己是如何应对的,用的哪种自我状态来进行应对。对自己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再思考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应对。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自己是以五种功能、状态来面对正在发生的事情。
一个健康的人,会自主的、自如的在五种状态中循环和应对。我们每个人都想努力的做到正确的应对我们经历的事情。但有的时候,我们会把两种状态混在一起,或者我们不能在两种状态中自由的进出,或者长时期呆在某种状态中出不来,我们称之为病态的自我状态。病态自我状态,分为两种分别是:污染和排除。
所谓的污染,就是父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侵入了成人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掩盖了一部分成人自我状态。产生这种自我状态混淆的人,往往会感觉自己是一个非常有道理的、非常理性的人。这样的人,会感觉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是非常有道理,感觉到自己看得很清晰,能看清楚很多很多事情,但他在别人印象中,他就是一个很偏执、固执的人,或者有他的某种状态让人感觉不舒服。在他的脑袋中父母的声音就会变成一种信念,他就会认为自己看到的是真理,为了证明觉得自己听到就是事实,就要捍卫自己的真理。
比如,当有人相信“运动员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他就会用很多的逻辑证明、搜集证据来证明这一部分。
父母自我状态侵入了成人自我状态,我们看到“偏见”这一部分比较多。
如果儿童自我侵入成人自我,表现出来就是“幻想”这一部分。例如,影迷认为影星爱上自己、对自己有特别的感觉。
我们存在着污染状态,我们就不能正确的看到此时此地,我们只会看到一些规则、信条、我们只能看到以前听到过的内容,看到自己所信仰的真理。
如何判断成人是否被污染?如果一个人在谈论自己的时候,喜欢用第二人称来代替第一人称,这时候往往是父母自我状态污染成人自我状态。
在讨论自己的问题时,说“一个人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你都必须坚持下去”这句话,往往是从父母那儿来的。可能是在父母那儿,这就是真理,然后孩子就无条件的服从,按照这种信念去与别人互动、交流。这时候,成人自我被父母自我污染。
过分的指责别人、有控制欲望,对别人有很多强求,禁忌很多、制定很多规则,过分的保护别人,将控制型父母和养育型父母发挥到极致。在别人还没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去干涉,或者感觉自己高高在上,看不起别人。
一个被父母自我污染了成人自我,我们与别人互动,别人感觉不舒服。我们自己呆在里面,有的时候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我们感觉自己很有道理,对方是怎么回事?
被儿童自我污染的成人自我,会把儿时信念当做规则。做事情不自信,很自卑、害怕别人在背后议论他。
例如,经过办公室,听到别人小声说话,在心里面就开始想:他们是不是在说自己啊?然后内心就开始重演小时候,自己是不够好的,别人都在议论自自己,自己有不好的方面,别人也都不会告诉自己。甚至严重一点,把自己想象的现状当真实来对待的,这感觉与自己小时候遭遇到的状况是一样的。自如的循环往复。
这时候,我们一定需要成人状态对现实的此时此地有恰当的评估。成人状态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直接就进去问:大家都在说什么?大家是讨论关于我的问题吗?大家愿意告诉我吗?这样可以从污染的儿童自我状态走出来,提升了成人的自我状态。如果得到了大家真的在议论和嘲笑自己的真实信息,成人自我状态的思考是:他们的议论是他们的事情,我不会因为别人的背后议论而变得不好。当我们有这种想法和状态,才能毅然跳出污染的状态。
儿童状态污染成人状态,在背后会有很多幻想和想象:会在想,大家是不是都不喜欢我?我是不是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好?
一个被儿童自我污染的成人自我,可能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可能玩世不恭,依赖别人、自恋,喜欢沉湎于自我欣赏。
如果顺应型儿童自我污染,就特别喜欢吸引别人的注意,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儿童自我、父母自我分别侵入成人自我,就这是双重污染。成人自我的空间,这时候就特别狭小。这种人的人际关系往往很糟糕。
每个人都可能因为小时候的经验,形成对世界所有不合时宜的信念,今天我们学习TA就是更加能够觉察自己以什么样模式来进行互动的,在互动中,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我们有不恰当的互动?我们如何避免?这样让自己舒服,也让对方舒服。
现场练习与互动:
我们从父母或者重要他人听到口号或者信念,或者词——比如说,努力才能成功、坚强、你应该如何如何……这些可能是父母的嘱咐或者老师教导的,只要是自己的信念就可以写出来。
我们以成人自我状态,来看我们这些信念,看看,我们的成人自我是否受到父母状态的污染?有没有可以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来修改一下?
或者这些信条,曾经是我们做事情的标准,这个是恰当吗?或者我们做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感觉到很辛苦、有委屈?如果有的话,我们是否愿意来修改一下呢?如何如何互动,让对方和自己舒服,关系融洽?
案例分享——对儿童自我的污染的判断与分析。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一个没有办法和别人好好相处的人。为什么会感觉这样呢?——我是不好的,自卑、不自信。这是儿童自我污染了成人自我。如果把污染这部分去除掉,我们就会客观评价:我是善良的、我是聪明的。这样就发现了自己的能量,并且从周围环境中也能获得很多正能量的支持。老师批评,很多小朋友不喜欢自己,不允许自己过去这部分再干扰自己的现在的成人生活了。自己现在是可以和人搞好关系的,自己是可以不带着污染来生活、感受的。
另外一种病态的形式——排除
排除是指很少用或者几乎不用某种状态。但一般来说,那种状态其实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是不用,即使用也是非常僵化的。
排除了儿童状态,僵化、无趣。
排除了父母状态,就失去了方向,不会很好的照顾自己。
排除了成人自我状态,无法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父母自我状态,是立规矩,如果排除了,任何情况下都不遵守规矩,或者自己订规矩,用儿童自我来感受这个世界,没有方向。典型表现是黑社会老大。他们缺乏道德感,可能的原因在于亲生父母或者重要他人,或者野蛮残暴,或者极度纵容,这两种状态下容易培养出这种类型的人。缺乏社会的控制信息,不知道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不遵守社会法规,自立一套,让别人来遵守。
判断排除父母状态的标准——有没有懊悔、愧疚、内疚的情绪和感受。
如果一个人把成人自我状态排除,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成人自我状态是我们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如果内在只听到父母和儿童自我的对话,就没有了解事实的能力,没有了此时此地。我们与这样的人进行互动,我们就会感到这个人很怪异。把成人状态排除,就不能跟现实接触。现在的信息和过去的信息混合在一起,而且用冲动的儿童自我进行表达,没有成人自我的协调,不能此时此地进行合理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到的分裂状态,也是这样状态的典型表现。
把儿童自我状态排除,只剩下父母自我和成人自我状态,这样人感觉是老古板、没有情趣,我们不愿意跟这样的人交往和共事。他甚至关闭了自己的儿童时代的记忆。这样的人没有记忆,不是在欺骗别人,他真的就是屏蔽了,就是没有对过去童年的回忆了。这样的人,做事情是非常负责任,整天在办公室工作。休息、玩,会显得不耐烦。工作才是他的生命,休息和玩是浪费生命。他内心有太多的应该,应该。没有能力去感受、享受快乐。领导如果找到了这样一个下属也是一件好事情。
从精神病理角度看,反社会人格,排除父母自我状态。精神病,排除了成人自我状态。
我们以上讲了三种排除自我的状态表现。还有一种情况是把两种状态排除,只剩下一种状态,一种恒定的自我状态。
恒定的父母自我状态的人,只讲规矩。
恒定成人自我状态,没有生活乐趣,就像计算机一样,收集资料,处理问题。
恒定儿童自我状态,很情绪化、容易歇斯底里,很不成熟。
恒定其实比较少见,我们只是说在某个阶段只呆在某种状态中。
在不同状态进行转换,是我们一项本能,对心理健康的人来说,这是一种自动化过程。例如,一个人从对面走过来,我们之间相互说你好,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交流。
第三节沟通分析
本节导读提示:
沟通分析是我们继结构分析之后,又要学习的新的重要内容。
TA理论——沟通分析理论( Transactional Analysis, TA ),关于沟通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沟通分析认为,我们的沟通有三种模式:互补式沟通、交错沟通、暧昧沟通。沟通的两个定律:保持互补式沟通,就能一直持续沟通下去;当沟通以交错的方式进行,被错开的人可能会转入新的自我状态,以符合错开的方向,从新的沟通状态使沟通平行。
我们沟通过程,就是一个人提供刺激,另外一个给出反应,人与人与之间的沟通、交流就是如此循环下去。
学习了TA理论,我们就可以从自我状态角度来进行解释:这个沟通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是从哪种状态发出刺激,在哪种状态下做出反应。
我们在听咨询时,我们就可以仔细听,来访者是在哪种自我状态下发出了刺激,然后我们以哪种状态来进行回应。这就是沟通分析。
沟通分析有三种模式:互补式沟通、交错沟通、暧昧沟通。
互补式沟通——一个刺激指向期待着一种回应状态,而对方满足了。这种状态是平行的沟通。
“现在几点了?”——九点半。成人与成人状态的沟通。
“终于把这些字打完了,真累啊”——期待着对方父母状态,期待着安抚。“那你赶快休息一下吧”儿童自我朝向父母自我。这样的沟通很舒服。自己想要的,自己得到了。C—P模式,是平行的。
互补式沟通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双方彼此期待、满足配合的非常好。只要大家是在一个比较舒服的环境中沟通,保持这种状态,就能不断的持续沟通,直到我们感觉需要结束。
——现在外面下雪了。
——天气预报报了今天下雪。
——今年雪下的有点晚。
——比上年提前半个月。
这样的沟通是成人状态下沟通。自然、流畅。
——天这么冷,吃冰激凌什么感觉?
——我也想试试,我们去买个吃吃看?
这是两个人儿童自我状态之间的沟通。
——幼儿园老师的最近报道负面很多的。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啊?
——就是啊。他们的素质要提高、制度要完善。
这是两个人父母状态之间的沟通。
上班迟到了,经理从父母状态出发说出了这样的话:
——你又迟到了。你怎么总是这样啊?你想不想在这儿干了?
经理这时候希望自己的员工从儿童状态进行沟通,显示自己的批评、教育是有意义的。
——对不起,我下一次注意。我下次不迟到。
这时候的沟通,是正常的。这种沟通依然是互补式沟通。
沟通定律一:保持互补式沟通,就能一直持续沟通下去。
交错式沟通:刺激指向和反应的来处是不同的自我状态,即回答的状态不是自己期待的方式,就会形成交叉的方式,引起沟通的失败。这种通常表现是:一个人回避、退缩,不愿意谈、转换话题。
——现在几点了?
——问几点干什么?烦不烦?
刺激者希望回应以成人的方式来进行,而回应则是以父母状态出现的,用愤怒、指责来回应。回应者这样的沟通则是希望对方以儿童状态回应。这样的沟通显然不能够正常持续不去。
如果交流的感受是交错的,得不到自己期待的那种状态,感受就特别不好。
——你又迟到了。你想不想在这儿工作?
——平稳说:我知道你为什么生气,我想知道你希望我怎么样进行沟通。
这时的员工是以成人的自我进行沟通,经理没有得到原先预期的反应。
沟通定律二:当沟通以交错的方式进行,被错开的人可能会转入新的自我状态,以符合错开的方向,从新的沟通状态使沟通平行。
我懒得跟你说——这是一种逃避,不能进行沟通了。
而另外一个人,如果愿意调整的话,
经理期待着儿童状态没有回应,经理受挫。如果沟通要继续,经理用成人的方式来回应:
——你迟到了,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办法可以避免?
改变了状态,这样的沟通可以继续下去。
我们在与人进行沟通时,如果卡在某个地方,可以觉察一下,对方用什么状态在说话,期待着自己用什么样方式来进行。
暧昧沟通:
暧昧——表面沟通的意思并不是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暧昧沟通是指沟通意思有两层,表面意思和隐藏意思。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话中有话,希望对方能听到背后的意思。如果听懂了,就能很快的继续沟通。如果听不懂,就不能正常的沟通。
现场互动演示及点评:沟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是双方的感受。
暧昧沟通语调是变化的——沟通的时候,内心层面是有潜台词的。在沟通中,误会、沟通和纠结往往都是处于暧昧的沟通。特别是在婚姻中。
小结:
我们通过前面的内容介绍了自我结构以及正面的、负面的结果、两种病态的自我结构——污染与排除,讲了沟通分析,包括互补沟通、交错沟通、暧昧沟通,这些都是TA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在练习中,请大家来理解。大家也可以多多增强自我觉察。
我们不能一下子完全的理解清楚。大家可以找一些专业的书籍来看。
其实,TA理论源于实践,沟通不下去,就觉察一下,是哪种方式,有什么期待,用什么方式来回应?如何在咨询中,正常的顺利的进行下去?
第四节脚本分析
本节导读提示:
从脚本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TA理论深受精神分析的影响。TA理论在复杂、庞大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寻找到了简洁的、实用的、根本性的内容。
人生脚本是我们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对自己一生做出的预定。有赢家、输家、平庸的几种模式脚本。
本节还介绍了TA中非常重要的四种心理地位。这也是TA理论的精彩内容之一,闪烁着智慧的锋芒。
让我们跟随着银色月光老师的思路,探究我们的人生脚本,让我们通过TA理论来自我觉察、自我成长。
人生如戏。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依据着自己给自己写的人生脚本(剧本)来生活。
每个人的生命早期,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方向或者预知。那个时候,我们就明白了,自己的这一生应该如何来呈现——或者是短暂或者漫长,或是健康的或者不健康,或是自己是一个幸福人或者不幸福,或者积极或消极。
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脚本决定,我们都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高兴的时候我们如何做,悲伤的时候我们如何做,困难的时候我们如何做。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了困难、或者在与人际互动中被人拒绝了,这时候,我们所反应的一切,都在我们童年已有端倪了。这是因为我们童年为了适应环境,获取生存的权利,就展现我们的生存策略,发展出自己的生存智慧。
现在我们长大了,小时候我们所写的人生脚本,已经深深的进入潜意识。每个人都会按照这个脚本来生活。如果这个脚本是快乐,我们生活就比较幸福。如果这个脚本是痛苦的,那就是我们生活烦恼的根源。
谁都不愿意在生活中重复一些不快乐的模式,但为什么有的人就会一直在重复呢?这里面就涉及到我们都是在不断的重复演出。就像人生脚本写的那样,我们就是在按照那个剧本进行演出。我们虽然个子长高了,生活环境也变化了,也有独立能力了,但我们常常遇到问题,还是进行那些自发的反应。而这些自发的反应与我们小时候会有那么多相同。
脚本对我们人生影响巨大的个案分享:来访者,男,高富帅,咨询婚恋关系。铭心刻骨爱过三次。第一次,是爱上抑郁症女孩,陷入了几个月热恋后分手。第二次,爱上暴食症女孩,这个女孩子的感情特别不稳定。强烈的爱上了这个男孩子,三个月后分手。第三次,他爱上有夫之妇。这位女人备受情感折磨。男孩子奋不顾身呵护,几个月后痛苦分手。
这位来访者他的工作能力很强,有稳定的高薪。对身边的品貌双全的追求他的女生毫不动心,只爱前面三位那种类型女孩子。但是,他发现自己每次都轰轰烈烈的开始,无比痛苦的结束。
他为什么这么做?咨询师开始了解他有什么未满足的需要。他12岁那年,父亲因为外遇抛弃了母亲。那时候,他们家每天都吵架,每天都把家庭搞得天崩地裂。母亲开始患有抑郁症,每天以泪洗面。他开始照顾妈妈,关心妈妈。而且,他还不能在妈妈面前表现自己的情绪。妈妈随后去世了,他发誓不再哭泣,自己要出人头地。他优异的高考成绩,考上了国家重点大学。毕业后,和同事的交往非常好,他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只要他动了感情,就特别一塌糊涂。
潜意识中,这三位女士都是他妈妈的形象——他的潜意识认为,自己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加倍的努力去关心、接近对方,其实他想得到的是妈妈的母爱和关注。
当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就认识了真实的自己。知道了自己年幼时自己对自己的决定,我们可以重新评估,放弃哪些、修正哪些,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自我结构、人生脚本是TA理论中最核心的观点之一。
人生脚本的概念——潜意识对一生的计划,是童年时期针对着一生的计划,并且被父母所强化,从生命的经验到得到证明,经过选择而得到某种结局。
一个人的一出生就开始显示出人生脚本。三、四岁左右,就已经写出了剧本的大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七岁的时候,细节完善。七岁到十二岁增加了细节、润色。青春期,去生活、历经自己的故事,使自己的脚本更加符合自己的特色。十八岁后,人生脚本开始定位了。
通过学习心理学、个人成长、心理咨询、个人体验……这些都是我们修正人生脚本的方式。
人生脚本就像真正的剧本一样。是有开头、有结尾,有角色——英雄、配角、反面角色,还有故事描写的或许是个悲剧,或许是喜剧。
绝大部分人,现在我们都不记得我们的人生故事是如何开始的。我们甚至都不觉得自己在书写,但我们的确是在逐渐的书写。
TA理论认为,从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就有决定自己这一生如何生活。成年生活,受到童年决定的影响。而且,人生脚本会走向预定的结局。脚本有开头、有发展、有结束。人生走到最后,也就落幕了。
人生脚本是一种决定——一生的决定。虽然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但我们最终决定自己要做如何的反应。不同的孩子,在同一个环境中,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也就是说,做出不同的决定。
个案分享:一位母亲告诉自己两个孩子,你们两个一辈子都会住在疯人院。最后的结果是其中一个疯了,另外一个做精神科医生。
孩子做出的决定,是从感觉中来的,是通过感觉来做出决定的。
当我们还听不懂语言的时候,我们是有感觉的,我们有感受的时候,就有决定了。那个时候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和现在我们对世界理解是不一样。但也就在那个时候,我们通过感觉来决定如何反应。也在在那个时候,我们做出决定,如何让我们自己生活下去。
我们的脚本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父母的影响。虽然父母不决定我们的脚本,但我们小时候,父母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这些信息是脚本信息。这些信息传递或者是口语的,或者是非口语的。
我们现在回忆的童年经历,可能是经验、可能是幻想、可能是梦境,我们需要花时间来探究。当别人问:你的人生脚本(决定)是什么?这样会使我们会茫然,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但是,我们的人生脚本却在行为、人际中不自觉的表现出来。
小时候做出的决定,会为什么会延续到现在?
这是因为我们最初决定是我们的儿童自我做出的。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或者生活在儿童自我状态中。当我们感受到不安全、生存受到威胁,儿童自我决定就会浮现出来。
我们在儿童时代,我们无法客观、真实认识这个世界。我们不独立,我们依赖父母,来自父母的信息极大的左右了我们的决定。
可能在童年,就是一个非常小的事件,但是,我们受其影响特别巨大,特别是那些负面的信息。
我们做父母的明白,无条件的爱孩子。但大部分父母会教育孩子——好好读书,爸爸、妈妈会更爱你们。孩子就会有自己需要努力读书才能得到父母的爱的决定。
小孩子根据父母传递的各种信息来做出决定。孩子一方面有着生理上的成长。另外一方面,他也会根据自己的心理成熟度来发展出对自己、对别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从而构成人生决定的基本信念。
人生脚本一方面反映了孩子的生存策略,一方面反映了孩子对现实世界的经验、感受、情绪。
小时候,依赖父母才能生存,这个世界对孩子来说,太危险了。如果自己反抗,可能被抛弃、无法生存下去,顺从父母、讨好重要的人,让自己生存下去。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如何生存,这是首要的任务。
孩子凭自己的感觉,不会说话,就以哭声、喊来让妈妈注意、满足自己,这时候形成了孩子内心就会形成“好妈妈”和“坏妈妈”的感觉。如果自己一直持续呼唤不来妈妈,孩子可能就会想:自己会孤单的生活下去吗?会不会无法生存自己下去,会不会就死亡了?
我们知道,小孩子几个月,逗他,他就会给反应。如果照顾的比较好,这个反应,在出生后一周就会有互动的发生。如果大家到孤儿院去看看那里的孩子,就会发现,那里的孩子的反应冷漠——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孩子可能很小就知道:哭是没有用,自己就是要孤单、痛苦的生活。这就是他们最早做出的决定。
父母在有了一个三四岁孩子后,再有了一个更小的婴儿。这时候,这个三、四岁的孩子会知道,自己生存下去没有问题,但小婴儿夺走了父母的关注,妈妈不再爱我了。他的早年决定,可能就会包括:自己的爱和关注被别人夺走了。
一般来说,父母拥有对小孩子几乎完全的控制力。婴儿时期,这种控制力关乎生死。孩子长大了以后,这种控制力减弱了。这个过程,也就是孩子通过发展各种策略来更好的满足自己需要与生存的过程。
人生脚本反映了孩子对现实世界的经验、感受、情绪。小孩子的思考方式和成年不同,人生脚本是根据孩子的思维、感受来书写的。所以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早年做出的决定是那么极端。
一个孩子会为妈妈没有陪自己在陌生的环境而气愤,做出一个决定:这些人想杀死我,而我的妈妈允许他们杀死我。我的妈妈也允许他们杀死我。这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或者因为妈妈的情绪、能力问题,孩子哭的时候,妈妈不能马上过来,甚至有的时候,一直持续的哭,妈妈还是不过来。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得出的结论就是——妈妈不可信,因而女人是不可信赖的。或者,女孩子长大一些,恨爸爸不再关注自己,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和决定:对所有的男人都是应该怀有敌意的。
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所以导致了爸爸、妈妈这样来对我——这是早年决定的特点之一。另外,孩子早年还不懂自己的幻想和行动的关系——我要掐死这个小弟弟——这个幻想可能在孩子眼中,自己其实已经这样做了。孩子迷迷糊糊会为因为有这个想法有犯罪感、内疚感。
现场互动与分享——
我们的人生脚本的探测:凭自己的知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用担心自己为什么会想这个,单纯的接受来自己想象的第一印象,去感受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小时候,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是什么?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是一个真实的人,或者是某个角色。这个人跟自己像吗?我们从小到大,经历那么多人,自己记下来他来,极大的可能性在于——自己的品质和他身上哪种品质比较类似。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我们自己的人生脚本。
我们可能认为我们自己忘了,但在记忆的深处,其实他一直存在。甚至在我们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自发的影响我们感受。
小时候,为什么喜欢他?我们会活出那个脚本。
有的孩子决定顺从,有的孩子决定做刘胡兰。
他带给我们有意义的那一部分在哪里?他带给我们阻碍的那一部分在哪里?执著——过了就走向固执、偏执。
当我们知道为什么有了某种特质,我们就看到自己的限制在哪里,进而来思考如何来限制这种弊端。
我们对事情做决定会所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四种要素在相互影响:生理方面、外在影响、脚本、自主的决定。
生理方面是指遗传。遗传决定了我们心智某方面的特征。遗传可能给了我们矮个子、并不强壮的外形,限制了我们去做奥运会冠军。
一些我们不能预见的因素——车祸、自然灾害。生活在战乱的国家。这些都是我们的外在影响因素。
成人自我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也能摆脱脚本的影响来生活。我们是有自主的决定权的。
为什么人的行为会以某种重复的方式来表现?为什么总会带来挫败、痛苦——人生脚本的影响。
做痛苦的、让自己都感到不愉快的行为——强化和助长自己的脚本,这是从婴儿的时期我们的决定。
从婴儿时期,我们就需要生存下去。成人了,依然保存着童年的那个信念,努力的去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进入了脚本。
工作中,我们跟同事和领导发生了冲突,自己的状态?婚姻中冲突的状态?是不是有些像童年的时候,妈妈对我们的方式?我们是否还要一直用这种方式来处理现在的问题?
“我早就知道”“事实就是这样”“我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判断的正确”——每当我们做事、说话,有这样的表达时,我们一定要觉察:我们又向自己的人生脚本靠近了一些。
“我是不好的,别人都不要我,别人都不要我,我会孤独的死去”——早年的决定,会让我们即使现在是个成人了,但依然会做出被抛弃的事情,会让自己孤独,通过孤独来让别人来爱我。带着这样的信念去跟人交往,被别人拒绝。而面对着别人的反应,有的人就会说:自己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早年的脚本,可能在当时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本能就是害怕一些我们不自知的事情。成人的观点是,被别人拒绝后,我们依然存在下去。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灾害发生。
做出改变会让我们面对——打破表面上“舒服”,这样会让我们感觉不安全。
了解脚本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重要。我们通过脚本,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需要是什么,想满足什么,然后以成人的方式来寻找,也不用面临小时候害怕的那种灾难。
小时候,为了获得被关爱、关照,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得的?而成人后,我们又是如何获得的?
人生脚本有几种模式——伯恩划分为:赢家的脚本、输家的脚本、平庸的脚本。
上面的分类是从普遍意义上谈的,就其特殊性而言,人生的脚本和指纹一样,生命的经历都不同,世界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脚本。
人生脚本在生活中如何表现的?人是如何表现出脚本,如何跳出来?
赢家的人生脚本——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标,而且实现目标。我们从小决定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做官,要有钱,要有成就。清楚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目标就是一个赢家的脚本。
输家的人生脚本——无法完成自己目标的人。这里的赢、输不是指成就,而是指内心舒服不舒服。
平庸的人生脚本——差不多的日子,没有大起大落。
如何区分自己的人生脚本——看失败后如何应对。赢家人生脚本会去做,而不是高谈阔论。输家的人生脚本,只有幻想。平庸脚本不会冒风险。当然,同一个结局,对不同的人可能评价不一样,即有的人认为成功,有的人认为失败,要问当事人的感受。
任何人生脚本都可以被得到修正。为什么成人后,我们还是会进入自己的脚本呢?为什么我们不会把自己脚本抛弃呢?究其根源在于——因为我们希望得到无条件的爱和关注。在这一点上,虽然我们长大成人了,但我们的需要和小时候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人生脚本的方式——一是感觉有压力的时候,二是此刻的压力与童年感觉的压力相似的地方。
领导指责自己的报告写的不好——就像父亲在批评指责自己。自己像个孩子,这就是活在自己的脚本里。活在脚本里,能够激活我们童年的经历的感受。
在面临着失败、压力,我们有了不舒服的感觉,就可以觉察一下。
心理地位:
四种心理地位,我们一般都习惯呆在某个地位上。
“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好”
“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不好”
四种心理地位,也是一个人对人、对事的基本态度,代表着一个人是从哪个态度和立场上看待自己和其他人。
每种游戏、人生脚本都是建立这四种地位之上的。
健康的“我好——你也好”,认可自己和其他人价值,独立、愿意学习、愿意找人商量,相信自己,会做一些必要的合适的方式去处理。
“我好——你不好”这个位置,把自己搞的高高在上,咄咄逼人,喜欢争论、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喜欢埋怨别人做的不对、排斥别人、吹牛、说大话,自以为是、吹毛求疵。
“我不好——你好”以自己为破坏对象,会有抑郁的情绪,总是感觉自己比别人差,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只看到自己不足,不看自己好的方面,没有自信,害怕别人。
“我不好——你不好”没有意义的心理地位,失去生命乐趣、精神分裂。生活、工作中不愿意承担责任。解决不了问题,扩大冲突。一个正面的安抚——你很漂亮——也会被扭曲和加工为讽刺和嘲笑。
人生脚本、心理地位,两部分内容到此结束。请大家参阅相关资料。
第五讲游戏分析
本节导读提示:
沟通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在玩心理游戏。有的心理游戏是健康的、有益的。而有些心理游戏不仅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危及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在游戏分析这一节中,银色月光老师讲解的主要内容是:
心理扭曲的感觉、心理游戏的特征、心理游戏的过程(即心理游戏公式)、心理游戏的分类。最后探究的内容是我们为什么要玩心理游戏,以及我们如何从心理游戏中抽身。
小故事分享:狐狸请客
有一天,一只狐狸要请一只鹤吃饭。但是呢,它什么也没有准备,只有用豆子做的汤盛在一个又浅又大的碟子。狐狸很容易就能舔到,它吃得十分舒服。但是,鹤每次低头喝豆汤的时候,汤都会从它的长嘴巴里漏出来。狐狸看到鹤吃不到什么东西的苦恼样子,觉得十分好玩,这样的态度让鹤感到受了很大的屈辱。
过了些日子,轮到鹤回请狐狸吃饭了。鹤把所有的食物都装在一个大肚细脖的壶里,然后摆在狐狸面前,壶的脖子细长,鹤享用起来很方便,把很容易就能把嘴伸进去了。它呀,舒舒服服地享用狐狸的汤,味道美极了。狐狸这回可馋坏了,可是它却连一点滋味也没尝到。
大家听这这个故事有什么感觉呢?这只狐狸和鹤,他们就在玩心理游戏。
现场小练习——对自己的感受有所认识
想象一个场景,年三十,下午三点钟发现过年的必备东西有些没有买。到了楼下小超市,平时和服务员都很熟悉。
一边走,一边想买什么东西。发现很多人都在抢东西。自己在算计着离最后的关门时间还有五分钟,付款时却发现自己没有带钱包!与服务员协商先带走东西,后付钱。但是,被拒绝。过年的东西,没有办法获得了。
处在这个场景中,我们的感受是什么?
生气——自己的记性怎么这么差?
恐慌——过年需要的东西没有,如何办才好?
不好意思——这么多人在看自己。
愤怒——自己和服务员还认识,这个节骨眼上不认人了。
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处理。
当有压力的时候,我们会不会也是同样感受?生气、大脑空白、无助,这些感觉熟悉吗?
有些人都常常会出现相同的感觉,遇到压力和事情,总会浮现出来。有的人可能会有两三种不好的感觉。被经常体验到的感觉,一般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重要的他人会鼓励或者重要他人也会常常用这种感觉去表达。
例如,经常生自己的气,我们的家人通常会鼓励我们这样做,但是,如果我们对别人生气则会受到禁止。在这种模式下,无论出了什么事情,都要从自身角度想一想自己做的是否合理。如果这种惯用的方式,我们熟悉不能再熟悉,就成为自动化过程。
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情绪没有表现或者表现了被忽视、被责骂。考了98分,很兴奋,妈妈用“为什么没有考100分?”长此以往,就不兴奋了,对自己2分的差距,不够好的原因,对自己指责、生气。
当我们的情绪出来后,其实是对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用的。
对收银员发脾气,没有用。大喊大叫,对买东西没有帮助。大脑一片空白,对帮助买东西也毫无用处。
TA理论称这些为“扭曲的感觉”——一种常常出现的情绪,是在小时候学到的,并且是受到鼓励的,会在各种有压力的情境中出现。就成人的眼光来看,这种情绪是对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狐狸和鹤,都停留在自己的扭曲的感觉中。
心理游戏——我们借助于跟人进行一系列暧昧沟通,而达到可预期的负向感受的结果。
我们意识层面可能不知道有不好的结果。因为我们可能会说:谁都想和大家相和睦相处啊。但我们的人生脚本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心理游戏,通常以社会信息为载体,从社会层面上看,是互补式沟通。但从心理层面上看,是暧昧沟通。
心理游戏的特征:
第一,游戏是重复的。一般来说,人对玩心理游戏是有偏好的。虽然人和情境都不同,但玩的心理游戏的类型是一样的。
例如,有的人在恋爱中,就是愿意瞎折腾进行精神折磨。几次恋爱都朝向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
第二,玩游戏,缺少成人状态的觉察。
第三,游戏结束了以后,会有一种扭曲的感受。是否有扭曲的感受,是判断是否在玩心理游戏的标志之一。
第四,玩游戏,总是在传递内心的隐藏的信息。
没有学会成人坦诚的沟通,只能从心理游戏中交流。
第五,游戏中有一个转换的过程,结束后,通常都感觉这个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举例说明——一位妻子劳累一天,晚上回到家,希望得到丈夫一个安抚。结果丈夫沉浸在自己的工作压力中,没有顾及到妻子的感受和需要,妻子非常怨恨、生气。有了如下的对话:
——吃完饭,就不能过来收拾一下(渴望关爱,用指责的方式来获得。先生会感觉非常不爽)
——自己好不容易休息一下,自由一下。他会觉得,这个女人不可理喻。
收场的双方都有不好的感觉,都受伤害。
举例说明:
来访者——我会很快好吗?
咨询师——这要看情况,需要看努力。
来访者——只要我努力,就会好?
咨询师——这也需要其他的条件。
来访者——我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咨询师——我们可以试试看。
来访者——(开始气氛攻击性)那还是没有多大希望!
来访者从第一句话就邀请咨询师进入到一个心理游戏,“我的情况会变化吗?”这是勾引。最后以双方都以不好的感受结束。
来访者:咨询师没有能力帮助我,无助。
咨询师:开始信心被消除了,无力感。
心理游戏:
第一,游戏公式:饵+钩=反应→转换→混乱→结局
饵通常是陷阱,是一种情境、刺激,钩,要钩出对方的特征、特质甚至脚本信息。
反应,一种是社交场合,表面上是互补的沟通。心理层面是暧昧沟通。
混乱——有的人兴奋、有的人悲伤等等。
例如,一个人爱忘记东西放的位置,另外一个人能提醒。开始双方感觉融洽,后来,双方感觉不好。一方面开始求着对方帮忙,另一方面碍于情面不得不帮忙。
这个公式也是一个心理游戏的过程。
第二,戏剧三角形
每个心理游戏,都有三个位置,或者三个角色,只要是玩心理游戏,必定属于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三种角色之一。玩心理游戏,就选择一种或者不断的转换角色。
拯救者就是爱去帮助别人。主动提供帮助,不管对方是否需要。
我们生活中常常看到领导像迫害者就是压抑别人,指责别人出错,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看轻对方,认为对方是不好的,是没有价值的。
受害者,经常检查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妈妈在照顾小孩子的时候,经常表现出拯救者的行为——总是感觉对方不会做某些事情。
受害者经常以弱者自居,总是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
这三种角色中,都有一种“漠视”存在。迫害者,漠视他人、对方是不好的。拯救者漠视别人的能力,受害者漠视自己。
玩心理游戏,我们往往是回味过去,无法用成人自我解决问题,就陷入到心理游戏中。心理游戏也是人生脚本的表现。
“我该怎么办”——这是以受害者角色出现。
“你可以这样做”——拯救者出现。
“你的建议很好,但是我无法做到”——受害者通常的回应。
另外一个拯救者出现——“你试试这个方法”
“谢谢你,我也尝试,但是我感觉有什么样条件限制了我”——受害者的继续回应
然后七、八个拯救者都相继出现。来访者很真诚的感谢大家,好像接受,但最终以某种方式来证明那些方案在自己身上不起作用。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愤怒者,“你不要问了,你问了很多次了”——迫害者出现了。
热心的帮助的咨询师自身的感觉已经变化了——这么多人在帮助,但是都没有用,挫败——来访者由受害者变成为迫害者。
婆媳关系——儿子、媳妇、婆婆,不断的玩游戏。婆婆(迫害者)当家做主指责媳妇(受害者)。老公(拯救者)出现,安慰媳妇。媳妇忍不住了,反抗(由受害者变成为迫害者)老公出现又指责(由拯救者变成为迫害者)。三个人的关系一片混乱。都以不好的感觉来收场。
家庭矛盾,我们不自觉的在表演三种角色,不自觉的走进这些心理游戏。
暧昧的沟通是心理游戏的开始。分析暧昧沟通的过程,就是看清心理游戏的过程。
“我感觉自己没有朋友”
“你希望交朋友?”
“是啊”
“你是如何做的?”
“我不主动开口,害怕被拒绝”
“咨询师,你愿意做我朋友?”
咨询师为难。不知道如何回答。
“你看,你都犹豫,你都不愿意,我都知道你会拒绝”
从第四、五句开始,就有暧昧的沟通的开始。从前期的受害者,最后转变为迫害者——证明了自己以前的预期是正确的。
从暧昧沟通一开始,心理游戏就开始玩了。
为什么要玩心理游戏?人们为了获得六种好处:
第一,心理层面的内在好处。
例如,我们借助于玩“可怜可怜我,帮助我”,我们可以强化自己可怜这个信念,体会到自己人生脚本中可怜、无助的感觉。自己的人生脚本就是可怜的、孤单的,这个时候我们玩心理游戏,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上一个实例中,来访早最终的结论是:“你都在拒绝我,我早就知道。”
第二,心理层面的外在好处。
借助于玩心理游戏,避免自己在面对责任的焦虑,我们相信自己可怜,没有办法去承担责任,这不要、不用承担责任。
第三,社交层面的内在好处
得到很多人的关心。大家都关心我,体会到表面上亲近感。但这是假象的,因为关系的建立基础是——可怜。但是只有保持这种假象,才能体会到这种关心。
第四,社交层面的外在好处。
人们可以以“可怜”为话题,把一部分生活的重点放在帮助上。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上面,有事情可以做。
第五,生物需求的好处。
容易得到别人的安抚,例如,被拥抱、包容。当孩子学到只有可怜才能得到照顾,就采取了这种策略。
孩子生病了,抱孩子、关心孩子,生病有好处。生病状态下得到关心和爱,这就成为了生存策略。可能成人后依然采取生病的方式来想获得周围人的关心和爱。
第六,存在需求的好处
心理游戏肯定了自己的存在感和心理地位感。
六大好处驱动着人们去玩。简单来说,玩心理游戏——
第一,我们为了获得安抚,是获得安抚的策略。
游戏开始和目的是为了正向安抚,但后来获得到的基本上都是负向安抚。
第二,强化了人生脚本和信念。
每个人的脚本的形成受得了早年生存经验的影响。每个脚本都包含着对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感受。对自己如何生存下去,也有自己的决定。所以,玩心理游戏,就容易进入到脚本中。每玩一次,就积累一次经验,就强化一次自己的人生脚本信念。
第三,不断的收集积分。
玩心理游戏,就像给卡上不断的积分,提升自己的等级一样。玩心理游戏,最终目的是实现自己的人生脚本。每个游戏,都是以不舒服的感受来结尾。每次收到这个感受,就像一个积分一样,被储存起来。最后,我们兑换出自己的结局——自己认定的、自己设想的那个结局,那个从小时候,就预见到了的结局。
身体不好,才能获得爱,在这个游戏中,不断的身体不好,身体不好,强化了自己的脚本,最终因身体不好,而过早的去世。
第四,确认自己的心理地位
四种心理地位,心理游戏验证了自己所处的好或者不好的心理地位。
一些具体的心理游戏
从戏剧三角的角度,从迫害者转换为受害者——
第一,“踢我吧”游戏。
一个人故意做一些事情——迟到让别人生气,得到别人的反应(关注),由迫害者转化为受害者。
第二,“警察与强盗”
这个游戏故意挑战权威,被逮着。
第三,“吹毛求疵”
挑剔别人,让别人受不了,批评他。家庭里面母亲指责别人,别人爆发一次。挑逗别人承受的极限。
第四,“要不是为了你”
自认为,为了别人的利益而伤害自己。单亲妈妈和孩子之间——为了孩子不再婚。儿子和母亲都会感受到委屈。夫妻之间,老婆为丈夫牺牲自己的事业。
从戏剧三角的角度,从受害者转换为迫害者——
第一,“我终于逮着你”
表面上不在乎某种行为,最后狠狠修理对方一番。
第二,“挑逗”
行为上暗示我可以亲近,但实际行动中拒绝。男孩子挫败感可能源于女孩子的玩这个游戏。
第三,“是的……可是……”
这个游戏,比较常见。表面上很真诚、很愿意接受建议,但是,后面一定有一个可是在等待。
最后帮助他的人,不可避免的挫败、伤心、无助。
第四,“笨蛋”
自己表现的很迷糊,让别人无法责怪他,因为他是那样的人。
第五,“可怜的我”
你果然会对我不好。
第六,“看你把我迫害成为这样”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受到生活的不公正的待遇,是别人、是环境让自己产生的挫败。
把压力归结为对方。
从戏剧三角的角度,从拯救者转换为受害者——
第一,“是的……可是……”中的拯救者的角色
从救世主变成失败者。
第二,“你为什么不?”
自己让自己产生挫败感、沮丧。……
个案分析:
“是的……可是……”这是非常见的一种
带着无助的面孔出现,然后吸引了建议者,游戏开始了。
“我实在不愿意
“那就离婚吧。”
“离婚,可小孩子怎么办?”
“如果要得到小孩子,走法律途径。”
“走上法庭,如何见自己的亲人?”
无论什么样的建议,一定找出一个理由来否定。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很容易陷入这个游戏。
帮助者最后的感受是无助、沮丧。求助者最后的感受:陷入了童年过去任何人都帮助不了自己的境地。这个游戏者可能童年学会了用受害者去得到父母的注意和帮助。用受害者的身份去吸引拯救者出现,还将他最终变成为迫害者。
团体治疗中,我们可以互动来呈现这一游戏特点,让大家有直观的了解。
“都是你害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已会遇到这个游戏。
看你的主意把我害的——这个游戏比“但是……可是……”高级。因为后者不接受建议,而这个游戏,是把建议付诸行动,最后把失败的责任归结为对方。这个游戏中人,对承担责任、对失败有巨大的担心。责任在别人身上,自己就是无辜的,就不需要承担责任。
“我终于逮着你”
这个游戏,在感情这方面,大家比较玩。
“你答应我很多次改,改,改。你就是不改”
“分手,都是你的错,为什么要分手!”
双方都是负性情绪的积累,点点滴滴的积累。只有到了最后才爆发。这种游戏者,童年愤怒往往是被压抑的,而且经常容易被否定。害怕自己对别人的攻击性,积累到最后,逃或者忍无可忍最后爆发出来。
“官兵捉强盗”
在做某件事情之前,预料到这件事情会让关心、爱自己的人失望,可是忍不住偷偷去做,自己认为会隐蔽的很好。
例如,一位孩子特别喜欢看小说,忍不住将小说藏在书里,潜意识让母亲发现。这样的孩子不能以成人的方式来协商,不用躲藏的方式。
这种人的人际关系,不自觉的让自己的爱人失望、受伤。
心理游戏两种结局——把所有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对方。
我们要终止游戏,就需要坦诚面对自己,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合理的运用自己的时间和资源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人间游戏》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各类游戏。
如何从这些游戏脱身?
首先,我们对游戏有了基本的了解,有了解,就有了选择的权利。
我们知道自己在玩什么游戏,我们在邀请别人玩什么游戏,别人在邀请我们玩什么游戏。
当一个人提出需要帮助,拯救者通常给出是建议。如果这样回答——听起来你有个困难,你希望我怎么做?这样拉他出来游戏,让他以成人方式来回应。
其次,我们还可以注意体察一下自己有没有漠视别人——有没有漠视别人能力、存在,有没有漠视自己?
第三,如果游戏一开始我们就能觉察到别人的饵,就可以马上停止游戏。
这需要一定的训练、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来体察自己的感受。
第四,自我觉察没有情况下,我们体会到不好的感觉,通过转换来终止游戏。
拯救者通常都不自觉的。如果我们感觉自己有很多的评判,我们的评判一出来,从对方的语言、信息等多方面感受到对方感受,不让自己当作迫害者。
我们经常这样做,是在满足自己哪方面的需求,自己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呢?知道了自己的真实需求,自己可以用另外的什么方式来满足,而不是借助于用游戏的方式来满足。把心理游戏踢开,用其他的方式来满足。
例如,得到妈妈的爱,不需要用生病的方式来进行,一定有更好的方式。学着用别的方式。
注意自己心理游戏,转换这一部分最容易发觉。混乱的感受,是在转换的时期发生的。主角会认为自己必然得到某种感受。
要跳出游戏,就要学会用成人自我方式来向别人来表述自己真实的需要,而不是去满足扭曲的感觉。
三次以上玩同样的游戏,也一定可以断定是在玩心理层面的游戏。“为什么总会碰到同样的人?”人变、环境变,但自己的感受不变,就是在玩心理游戏。
玩心理游戏,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得到只是扭曲的感觉。
我们今天谈了扭曲的感觉、为什么玩心理游戏、玩哪些心理游戏、以及如何摆脱心理游戏。
学习这些内容,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摆脱掉我们扭曲的感觉,能够让我们去以真实的、好的感觉,把焦虑变成为热情,把愤怒变成行动力量,去掉罪恶感,享受人生。
让我们跳出游戏,表达真实。
TA理论我们已经学了结构分析、沟通分析、脚本分析、游戏分析。
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体验和经验的一个过程,对我们人生如何走过来,自己的应对方式、脚本是什么、是否在玩心理游戏,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更好的觉察和理解自己,也理解了他人。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