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成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 2015年2月6日
  • 德中心理

   

为什么会成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最近的几个案例都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关,在进行治疗的同时,我开始寻找他们之间的共通性,希望发现一些什么。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就是:难以和任何人建立真正的关系,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只有自己,而且有些偏执地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好的。未婚者义无反顾的坚信自己无论从外貌、能力还是思想上都是最好的,已婚者坚信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聪明、最智慧、最漂亮的。而且在他们的生活范围内,和他们有关系的东西,无论是他们的生活、工作用品,还是他们的配偶等都必须遵从他的安排,否则就会被他们马上否定或者抛弃。

他们最大的痛苦,不是和别人建立不了关系--因为在他们内心没有别人的位置,而是当现实不能满足他们的自恋和控制欲的时候,他们难以面对“自我否定”,这是对他们来说最大的痛苦和打击,有一种感觉就是:一旦自己被否定,就意味着自我世界的崩溃,随之而来的恐惧和焦虑让他们手足无措、甚至绝望。

在整理了这几个来访者早期的经历之后,我发现一个类似的地方:在03岁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呵护。有的是一直被保姆带大;有的是被父母中的一方带大,但是记忆中负责带他的这一方父母又给他很多负面的记忆;有的是直接被送往祖母或者外祖母身边,但是这些人又没有很好的承担起“代理父母”的责任。也就是每个人的03岁都是在痛苦、缺爱、渴望温暖中度过的。

用精神动力学的理论来分析:个体的早期经历尤其是06岁时期的经历,在个体后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03岁时期,恰恰是获得安全感和依恋感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从重要他人--养育者那里获得安全感和依恋感,让个体能够顺利的和他人建立关系。这时候和同性养育者建立的关系模式直接影响到成年后和同性的交往,而和异性建立的关系模式会直接沿用到成年后和异性交往中的感受。

这个时期,和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就直接影响到个体对不同性别、不同类型的人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对自我的认识。在重要关系中感受自己“是否可爱”“是否被接纳”“是否安全”,如果这些都是肯定的,那么个体的关系发展将有很大的可能是健康的,如果这些都是否定的,那么个体的关系发展有很大可能将是不健康的。

试想一下,如果在03岁之间,生活中的重要他人都是不确定的,不能让个体感受到被那种无条件的爱所包围,感受不到安全和被接纳,个体本身处于一种本能的恐惧和焦虑之中。那么这种焦虑怎样去处理呢?--显然,他们会把那种本应该流向外界的爱和欣赏留给自己,并且在这种对自我的关注和肯定中让内心世界得到一些安慰,当然这些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因为03岁的儿童没有这种逻辑思维,他们所有的只是出于本能的、无奈的自我保护。

而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大的灾难就是:有一天,这种自我肯定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否定的时候,内心那个脆弱的自我将被摧毁,自我就会面临彻底的崩溃。这时他们的表现就很像03岁小孩子的表现:哭、闹、歇斯底里的喊叫、用儿童的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这些恰恰和他们的年龄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不匹配的,所以往往会离自己的要求越来越远,自我挫败感反而会增加。

所以,更多的时候还是要调整他们:这个事情的失败仅仅说明你这个事情没有做好,而不是对你整个人的否定;你现在的表现和感受你觉得更像一个多大的孩子?你的反应和你受到的刺激是否匹配?我们是不是可以重新成长一下,让自我得到释放?

对于他们周围的人,我这样建议:当他们在歇斯底里的表达自己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实际上都是孩子的语言,和成人世界表达的意思往往是不一样,所以在他们非常情绪化的时候,试着不要用对成人的要求去看待他们的表现,这样你就不会受到伤害了。

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因为惧怕被现实否定,自恋型人格的人往往更努力、更刻苦、更容易成功。而且由于难以跟任何人建立真正的关系,他们对咨询本身和咨询师在医患匹配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进行咨询和治疗的时候,更多的工作是在探讨关系。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

自我中心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症状。认知的自我中心表现为只注意自己的观点,不能面对客观事实和不接受别人的观点。人际关系的自我中心表现为不能平等地待人接物,过分看重自己,蔑视别人。

具体表现为:

1.给人的印象:傲慢自大———自负狂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非理性(无事实根据地认定)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天才,有不可剥夺的与生俱来的别人所没有的特权。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蔑视和不遵守与人共同生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如互惠互利、互助互爱;可以凌驾于道德准绳、社会习俗之上,可以不接受社会责任的约束;可以不考虑他人的权利与情感;别人是凡夫俗子,都应该放弃他们的意愿来迎合自己的好恶。程度严重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会认为自己非常高贵,甚至会沉浸在自己是一个伟人的幻想中。在他人眼中,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一言一行,无时无事不表现出自负、自夸、傲慢、势利、自我中心。

2.与人交往的目的:利用———掠夺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认为自己完全有理由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愿望,因此,与人交往的目的就是利用他人。他们不能够设身处地地体查别人的情感,更不能善解人意;他们从不考虑别人的权利、感受和愿望;他们只会利用和掠夺别人,而不知道应该有所回报。程度轻者,利用他人时还稍加掩饰,利用他人后还有一丝内疚。程度重者,毫无内疚。凡与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交往的人,都有被利用、被掠夺之感,天长日久,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再与他往来。

3.思维方式:自我中心———散漫随意

情形有利时,他们遵守思维规律。情形不利时,他们便不顾思维规律地进行随意的想象和幻想:例如,夸大自己的能力;随意地把客观上的失败转变为主观上的成功;用文饰作用膨胀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自我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贬低任何不承认、不夸大、不美化他的人;编造谎言或捏造“事实”以维持自尊自大的形象。严重者会着迷于幼稚的幻想,认为自己将无止境地获得成功、荣誉、美貌、爱情或财富,甚至将白日梦变成精密的幻觉或非精神病妄想。

4.情绪体验:满不在乎———自我感觉良好

借助于无拘无束地想象,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体验到深厚而广泛的自我良好感,基于这种深厚而广泛的自信,他们常常表现出沉着,宁静,对环境的风云变化不敏感,甚至是一种冷静的乐观。当其自信心受到打击时,他们也会体验到一过性的狂怒、耻辱、空虚和抑郁。但是,这种心境不会持续太久,他们会启动文饰作用,很快就将失败转化为成功,将笨拙的、丢脸的行为转化成“骑士风度”。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和缺乏对他人的公感性。这类人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视作“特殊人才”,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独特的,只有特殊人物才能理解。

在实际中,他们稍不如意,就又体会到自我无价值感。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自己拥有权利、聪明和美貌,遇到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就产生强烈嫉妒心。他们的自尊很脆弱,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要求别人持续的注意和赞美;对批评则感到内心的愤怒和羞辱,但外表以冷淡和无动于衷的反应来掩饰。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这种人常有特权感,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谊多是从利益出发的。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常有普遍性的人际关系;他们的抑郁情绪、人际困难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可能影响工作。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功利的追逐也可能使他们获得较高的工作成就。

一、表现特征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一般认为其特征主要如下: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只要出现其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

二、治疗方法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1.解除自我中心观。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你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份。例如:

①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

②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太上皇。

③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

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你可发现以上人格特点在童年便有其原型。例如:

①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父母的注意。

②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

③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

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你便要时常告诫自己:

①我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

②我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

还可以请一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你的监督者,一旦你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你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

2.学会爱别人。对于自恋型的人来说,光抛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要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维尔斯特认为,通过爱。我们可以超越人生。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

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当别人生病后及时送上一份问候,病人会真诚地感激你;当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你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只要你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你的自恋症便会自然减轻。

由“凤姐”看自恋型人格障碍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主任 何日辉

福建南平郑明生杀害众多小学生的惨案引起社会震惊。他为何如此残忍?一些专家认为,郑明生不像是患了精神病,而是具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近日,网络红人罗玉凤来广州整容后重新征婚,对象要求升格为“欧美海归”,还扬言“鲁迅的文章可读性和丰富性都比我差一些,三百年之后,我的文章还会被人传阅,而鲁迅的不会。”云云。为何罗玉凤说话总是雷人,让人感觉到恬不知耻?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主任何日辉认为,罗玉凤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凤姐与自恋诊断标准丝丝入扣

  何谓人格障碍?何日辉介绍,患者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他们在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上形成了一套异常的行为模式,造成他们对社会环境适应不良,感到很痛苦。重度的人格障碍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成年后持续2年以上。人格障碍并非不罕见。何日辉介绍,发病率调查显示,美国人格障碍达14.8%,约有760万人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国内人格障碍为5~10%。

  根据国际上最权威的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标准第四版(DSM-IV)的诊断标准(黑体字部分),何日辉认为罗玉凤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一种需要赞美的,包括幻想和行为上漫延的无所不能模式。缺乏共情的能力。开始于成年的早期,并一直持续到目前。罗玉凤认为自己的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对她以前的男友没有丝毫同情。

  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如:夸大成就和天赋,在没有相应的成就下,期待被看作最优秀的。罗玉凤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最新的说法是鲁迅的文章也不如她。

  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她认为北大清华有300硕士追她,美国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高材生也在联系她,28岁前能够找到符合她条件的白马王子。

  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只能被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所理解。常常嫉妒他人或相信其他人嫉妒自己,表现出高傲自大的行为态度。面对大众的质疑,她不屑一顾,表现出一种非常高傲自大的态度,似乎人们根本就无法理解她这样智慧超群的人。

  要求过度的赞美。她要求别人认可她的高智商,认可她的博览群书,实际上这远远超出了事实——她阅读的《知音》等只是平民大众的通俗刊物。

  是人际间的冒险者,如:攫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凤姐在大街和地铁散发征婚传单,代表着她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是一个冒险者。

  缺乏共情的能力,无欲望去认识或认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她对前男友的痛苦非常麻木,实际上她缺乏共情的能力,根本就不想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穷二代”凤姐难掩内心自卑

何日辉认为罗玉凤与芙蓉姐姐一样,自恋型人格极为典型。她们能走红网络,说明社会大众心理出现了问题:许多人因为生活压力大、精神空虚和信仰缺失而心态浮躁,要通过网络发泄不满与愤怒,而自恋狂们提供了绝好的“靶子”。人们看她们的表演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偷窥欲和攻击本能。“但这场闹剧该收场了,罗玉凤只是一个病人,最迫切的是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何日辉说。

何日辉分析,罗玉凤属于典型的“穷二代”,社会贫富分化对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冲击,许多人渴望改变命运,留在城市过现代化的生活,不愿回到农村像父母辈一样耕田种地。但希望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少数人就谋求通过非常规手段一夜成名或暴富。罗玉凤的家庭背景、长相、学识和能力等放在广州、上海这些大都市中是微不足道的,她就采取让大众鄙视和嘲笑自己的方式达到出名的目的。其实通过一些节目访谈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内心极度自卑的女孩,正是她内心与行为的巨大反差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精神分析

摘要: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是心理治疗的难点,是被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确定为不能被治疗者。而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心理治疗实践均修正了此说法。国外已有大量精神分析病例报道,国内报道尚不多,尤其长程精神分析治疗更少见。本文是作者在经过德国导师系统精神分析培训后的治疗实践体会。希望为同道们治疑难心理障碍患者时提供一些启示。

   Freud最早提出自恋是投向客体的Libido受挫,转而朝向自我而形成。Freud认为自恋者因Libido朝向自我,故不能与人建立关系并在分析场合无法产生移情,因而不能做精神分析。现代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自恋和自恋障碍不单单是Libido的问题,必须要考虑社会文化对其的影响,这一类型的人格障碍能否被分析,只要看在分析场合,病人能否认识和发展两种类型的移情,即:理想化移情和镜像移情。如果能,病人就可以做精神分析,并使其人格得到不同程度地发育和成熟。本例分析支持现代精神分析的观点,现呈现给同道们。

  来诊简况:P(指病人,下同)女性,23岁,护校毕业后没有留在当地参加工作,直接到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哈尔滨打工,家里当时没人知道P到哪里去了,也不找P。半年后过春节P也不回家,电话也不打。P称来哈尔滨目的之一是远远逃离令她感到非常痛苦的家庭,之二是找心理医生治自己严重的心理疾病,听朋友说本院有心理门诊,快下班时未按预约自来诊。

  简要个人史:P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有两个哥哥,大哥36岁,二哥29岁,均是工人。母亲患精神分裂症,无业。父亲是修汽车的,嗜酒、性格暴躁、乖戾、少语,不知关心、教育、照管孩子。对妻子粗暴,经常当着孩子们的面殴打妻子。P从小就是喂面糊长大,从记事起就经常目睹母亲犯病的样子。多次目睹母亲被巫医、父亲及亲属毒打时的情景,非常恐惧。P记得小时候跟父亲关系很好,经常由父亲搂着睡觉,父亲不打骂PP大哥十几岁就离家住校,二哥与P从小在一起长大,但二哥整天在外面玩,父亲的爱成了唯一的爱,虽然少得可怜。P10岁开始边上学,边做家务,边给全家人做饭。不管多累,家庭中其它的成员,很少帮P、关注P。用P的话:“爸爸整天上班、喝酒;妈妈除了犯病外整天象孩子一样对我撒娇或躺在床上重复做着某个动作;二哥总在外面玩,家里总是冷冰冰的……。”因此P总是感到孤独、寂寞、忧愁。

  首次晤谈及心理动力学分析:

  P在预约时间相隔12天以后来诊,事先没有提前告诉D(指心理治疗师,下同),又是在D下班时来诊,而D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接待P。按理P要说对不起,并感谢D休息时间接待她,但P什么也没说。说明P不能理解或感觉到别人也是一个人,也有自己的需求,P不能理解、尊重别人的要求和利益,这是P心理发育不成熟的一种表现。首次晤谈,P身着素白纱裙,摩登发型,身高1.50左右,文静、白晰、圆脸、大眼睛、清秀可人,很讨人喜欢。主动倾诉,情绪略显烦燥,双眉紧皱,不停地拧手指,谈到痛苦处痛哭流涕,孤独、无助的样子。主要心理问题是:恐惧、不知怎样与人接触和交朋友,不能适应任何环境,无法与人建立感情,感觉自己被社会淘汰了。每天忧愁、压抑,象死人一样。想改变却难以自拨。痛苦挣扎到今天,常感到喉咙有东西堵着,胃总是收缩在一起,里面象有一块圆圆的、烫烫的石头似的一天比一天沉重,整天被坏情绪纠缠着。P一方面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多小时,叙述了很多的苦难,D几乎没有插话的余地,说明P要从D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P却以令人不愉快,甚至损害D需求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此种自相矛盾的现象的发生有可能是P潜意识中想用这种方式来考验D(当时的假设),即:如果我一意孤行,一直按照我自己的方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看你还喜欢不喜欢我。因此,首次晤谈,D感觉到可能P的外表着装可能也是吸引人的注意。而且当P的这种需求非常强烈时,P就会忽略对方的需求和利益。这进一步说明P的心理发育不成熟。

  初步诊断:自恋型人格障碍。

  治疗时间和频率: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

  以后的治疗及综合心理动力学分析:

  在前十次的治疗中,D了解到P的生活经历确实是悲剧性的。P出生后,无法得到母亲的连续照料和保护,没有得到母亲对孩子的需要所给予的不停地关注。P无法与母亲建立起积极的,令人满意的“共生关系”。同时,母亲也无法满足孩子的口腔欲求(人工喂养)。于是口欲不足,情感和皮肤饥饿,导致P共生期心理发育不顺利,P将无法满足的欲望、冲动等压抑到潜意识。使P的心理发育“固着”在口腔期。因此,P无法发展同周围人群和社会环境的稳定的基本信任,自信心也无法建立,逐渐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对批评的反应愤怒、诡辨或感到耻辱,喜欢他人为自己服务。过分地自高自大。对成功、美丽、爱情等有非分的不现实的幻想,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缺乏同情心,高度自我中心,很强的嫉妒心,强烈的不自信、不安全感、洁癖等。这导致成年后的P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在前十次与P的接触中,D逐渐感到PD产生了理想化和镜像移情,P说:“D的每一句话,都能说到点子上,让我看到了希望、信心,D成了我的精神支柱,感觉和D交往过程象恋爱……梦见有一个泥坑,掉进去一个小女孩,哭喊着妈妈,然后伸出小手拉住妈妈的手,慢慢地爬出泥坑……我哭醒了,觉得D能解决我的一切问题,将来要做D这样的人……”。

  在P的人格结构中,P有很强的本我,较弱的超我,非常弱的自我。P常用的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无所不能、外射、内射、退行和合理化等。

  在十次以后的治疗中,病人的情感表现占统治地位的负性移情是“遗弃焦虑”和“分离焦虑”。因为P在成长的过程中类似的经历被一再的“重演”:[1]父亲嗜酒越烈,P得到的爱和关注越少,幻想中二哥的爱又被新来的二嫂夺走,于是,唤起口欲期被遗弃的感觉,在二哥结婚当天离家出走。[2]P念护校期间在姑姑家住,姑姑因为其付了学费而象奴隶似地使唤P,因姑父曾偷着给P好吃的和钱引起姑的猜疑,姑父再也不敢管P,尚未毕业P就不得不搬走,再次体验被遗弃。[3]在实习医院住并实习期间,又遇到待P好的男老师和待P不好的女老师。但当P被女老师当众赶出正在实习的手术室时,男老师在旁并没有帮助P,以至P实习没通过,毕业证不能到手,没有正式分配而离开医院跑到哈尔滨打工,第三次体验被遗弃。[4]P曾在当地求助于一男性心理DD让其撕半年纸转移心理障碍,送一本《森田疗法》书后再也不管PP第四次体验被遗弃的滋味。

  P被屡次地“遗弃”,不被关注的体验,促使P更强烈地去索取爱、索取关注。亦即索取“心理乳汁”欲望更强。这导致P的行为模式变得非此即彼,“要么得到,要么得不到”,得到时拼命索取,忽略对方,从不考虑对方的要求和利益,按照自己的方式,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得不到时就“逃”到心理症状中,或“逃跑”---换环境。P的这种情绪体验贯穿在P的整个行为中,P意识不到在儿童期没有得到的母爱和足够的“心理乳汁”让她现在有足够理由从D那里或别人那里得到,这种行为模式是解决不了P的问题的,只能使问题越来越多。DP的初步关系,实际上是P正在检验D会给她多少,如果有一天D的乳汁用完了,P会再度“逃跑”,强迫性地、一次次重复其受伤的经历。P的人际关系始终处理不好,就是这些不现实的想法和行为造成的。随着D第二次开始重新“设置”治疗环境,节制好母亲的形象,在以后的治疗中,P逐渐走进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中,P的心理发育开始向成熟的方向趋动,这说明自恋型人格障碍只要有镜像移情、理想化移情的能力,就能够用心理动力学治疗方法治疗。

注(1):DSM-R诊断标准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